2021年3月31日,隨著第一塊高端汽車玻璃下線,標誌著梅州聖戈班高端汽車玻璃生產項目正式投產;2021年12月2日,梅州綜合保稅區(一期)通過國家正式驗收,梅州首個國家級發展平台揚帆啟航;2021年12月28日,嘉元科技投資約11億元建設的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項目開機順利投產……
回首過去的2021年,梅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狠抓發展第一要務,牽住重大項目“牛鼻子”,采取有力措施,讓一批批重大項目全麵開工、加快建設、加速投產。同時,在鞏固拓展五大支柱產業的基礎上,加快推動銅箔和高端印製電路板、稀土新材料等產業集群發展,不斷壯大全市實體經濟,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2021年,全市240項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25億元。其中,59項年度計劃投資130.6億元的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1.3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38.8%,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
爭取政策主動作為
打造“硬核”發展平台
“梅州綜合保稅區建設,符合綜合保稅區基礎和監管設施建設的相關規定和要求,聯合驗收組同意梅州綜合保稅區(一期)通過驗收!”2021年12月2日,由海關總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八部委組成的聯合驗收組經過嚴格評審,對梅州綜合保稅區宣布了通過驗收的評審結果。

梅州綜保區廠房和倉庫。(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梅州綜合保稅區是我市首個國家級發展平台,它的正式驗收通過,意味著梅州打開了一扇與世界無縫對接的大門,將為梅州蘇區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振興共同富裕注入新動能。
“驗收通過是一個新的起點,下來將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和市‘兩會’精神,積極學習借鑒先進綜保區管理經驗和做法,科學高效運作好綜保區,並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抓好招商引資,努力引進一批含金量高、帶動性強的優質企業。”梅縣區區長、梅州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主任王鋒介紹,當前,梅州綜合保稅區正全力做好封關運作前的各項準備,同時適時啟動二期建設,全力把梅州綜合保稅區打造成梅州對外開放的新引擎、振興發展的新增長點。
築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2021年,我市積極搶抓國家和省的政策機遇,主動作為,聚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平台,加快蘇區振興發展步伐。當前,除了梅州綜合保稅區,梅州國際無水港、中國(梅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分布在全市各縣(市、區)的產業園區的建設和提質工作也在加快推進。可以預見,這些平台的打造和提升,將有力承載重大項目落地、為壯大全市實體經濟提供堅強支撐。
創新引領集中要素
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技術工人在嫻熟操作,機器設備在有序運轉,不一會兒,一卷卷高精度電子銅箔就接連“誕生”了。這是近日記者在廣東超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梅縣區雁洋鎮廠區看到的火熱生產場景。
“這是公司2020年底投產的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產品推向市場後獲得了客戶的高度信賴,集團2021年全年電子銅箔產量突破20000噸大關,營收與利潤均翻倍增長。”超華科技銅箔事業群總經理孟基中介紹,當前,超華科技緊抓電子銅箔全球發展機遇,以技術創新引領企業發展,“近日,由公司牽頭成功獲批組建廣東省高性能電解銅箔區域創新中心,我們將利用該中心的平台,大力投入基礎技術和細分行業領域的前瞻性技術研究,針對多項製約國內電子銅箔生產技術提高的重大關鍵技術,開展多學科交叉技術研究,完善研發體係,提升研發實力,形成從核心基礎技術到產品行業應用技術相結合的創新開發體係。”
另一邊,廣東富遠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96億元的富遠稀土產能置換異地搬遷項目正在梅州平遠高新區加快推進中。“預計今年10月實現整廠搬遷,自動化、智能化機器將全麵取代傳統機器,產值預計能增加1.5倍,達到6億元。”富遠稀土公司副總經理王煒表示。
平遠縣作為全省的主要稀土產地之一,經過30多年發展,目前全縣共有9家稀土產業鏈相關企業,初步形成了“開采、分離、加工”產業鏈條。未來,該縣將進一步規劃打造1500畝南方離子型稀土、高端釹鐵硼磁性材料、新能源稀土終端應用產品生產為主的廣晟稀土產業園項目,助力全市稀土新材料產業不斷集聚、產業水平不斷提升。
發展為要,實幹為先。回望走過的2021年,我市重大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的畫卷起筆不凡,落子精彩。具體到產業工程項目方麵,計劃總投資6.2億元的梅州聖戈班高端汽車玻璃生產項目正式投產;嘉元科技年產1.6萬噸高性能銅箔項目、梅州五華百歲山礦泉水、興寧市躍速自行車及運動服裝生產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博敏電子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投資擴建、廣東盈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4萬噸高端電子銅箔等項目開工,實體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這些大項目、好產業將成為護航梅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記者 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