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梅州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推進全省人大代表聯絡站標準化規範化常態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切實履行監督、指導、推動職責,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出台工作指引、加強站點建設等舉措,推動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不斷提檔升級。
深入調查研究
補短板強弱項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調查研究作為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重要抓手,大興調查研究,向外對標先進、學習經驗,向內找準突出問題、理清思路,著力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三化”建設。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我們先後組織前往佛山、珠海、惠州、中山等市,考察學習兄弟地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的先進經驗,同時,還10多次率隊到全市30多個鄉鎮進行調研,詳細了解鄉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及運行情況。”通過調研發現,雖然我市各級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和運行比《意見》出台前更加規範有序,但也存在站點布局不合理、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等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人大工作向基層“最後一百米”延伸,製約廣大群眾合理訴求的迅速有效解決。
出台工作指引
統一建設標準
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在《意見》的基礎上,認真研究製定《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基本規範指引》,從聯絡站科學布局、名稱統一、場地規範、組織架構、辦公設備、牆麵製度規範、配備電子顯示屏、移動平台建設、融合立法工作規範、台賬建檔等11個方麵,進一步細化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標準,並統一製定《鎮(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工作製度》《村(社區)、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製度》《人大代表接待選民群眾工作流程》《基層立法聯絡工作職責》《基層立法聯絡工作流程》《年度人大代表接待選民群眾活動計劃表》《人大代表接待選民和群眾公告》《人大代表接待群眾、意見和要求登記表》《各級人大代表進站活動登記表》等9種統一模板,供各地人大代表聯絡站參考使用,為聯絡站建設提供了可學習、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有效推進聯絡站標準化、規範化、常態化建設。
加強站點建設
推動提檔升級
“目前企業發展如何?還需要園區提供哪些服務?”在大埔縣三河產業園區人大代表聯絡站,人大代表劉錦坤正與園區企業負責人交流,了解企業發展需求。像這種場景,每個星期都會出現。為了給三河鎮的各級人大代表提供履職盡責和交流的平台,大埔縣結合實際,設立三河產業園區人大代表聯絡站,通過開展代表接待日活動,以及視察、走訪、調研等係列活動,定期收集梳理企業反映的情況,協助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為各級人大代表聯係園區選民架起一座“連心橋”,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裏”。
我市各級人大常委會圍繞蘇區發展、客家文化傳承保護、鄉村振興、實體經濟等中心工作,在古色、綠色、紅色、金色“四色”資源富集地建設各具特色的行業代表聯絡站示範站,按照地域就近、行業相鄰、職能相關等原則,將各級人大代表編入示範站開展活動、接待選民,打破區域限製,整合專業代表資源,發揮代表專業特長,最大程度發揮人大代表聯絡站平台作用和人大代表職能作用。目前,全市共重點打造了56個升級版的示範站。
同時,我市還積極拓展代表聯絡站功能,按照《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基本規範指引》關於聯絡站融合立法工作規範的相關規定,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與基層立法聯係點融合建設。至目前,全市56個人大代表聯絡站示範站全部融合建設了基層立法聯係點,充分發揮基層立法聯係點吸納民意、彙集民智作用。“我們還積極推進網上人大代表聯絡站等信息化平台建設,以數字科技賦能人大工作,逐步推動代表履職由‘線下’向‘線下+線上+掌上’轉變。”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各級人大常委會通過開發運行手機APP,開通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實現了廣大群眾與人大代表溝通交流“一鍵通”,為選民群眾和人大代表交流、人大代表知政督政問政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記者 黃科 洪國棟 通訊員 黃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