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五公開 > 結果公開 > 跟蹤反饋公開
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的梅州變革
梅州法院凝心聚力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7-11 10:00:08  瀏覽:-
字號:

  “現在開庭!”日前,隨著清脆有力的法槌聲響起,被告人淩某等人涉嫌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一案在梅縣區法院開庭審理。這是梅州市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審判“三合一”改革以來,梅縣區法院開庭審理的首起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刑事案件。

  梅州法院不斷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為梅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司法保障。 “三合一”改革以來,受理一審知識產權案件308件,審結260件。

  “構建體係+優化配置”嚴打侵權行為

  “三合一”改革之前,梅州法院知識產權案件民事、行政、刑事審判處於“條塊分割”狀態,審判力量配置上也存在著不均衡問題。

  改革破題,創新賦能。2022年,梅州法院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審判“三合一”改革工作,出台改革實施方案,打造市中級人民法院、梅縣區法院佘江法庭知識產權專門審判團隊。

  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改革構建了案件審理專門化、管轄集中化和程序集約化的審判體係,有利於優化審判資源配置,統一裁判標準,提高審判質量與效率,全麵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效能。

  梅州某公司係一幅美術作品的著作權人,並取得作品登記證書。廈門某公司未經許可,直接收錄進其經營的網站,並有償向用戶提供下載使用服務。梅州某公司向法院起訴。

  一審法官經審理認定,廈門某公司行為構成了對著作權人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犯,應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法院最終判決廈門某公司立即刪除在其經營網站上的案涉作品,並賠償梅州某公司經濟損失15000元。市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梅州法院通過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司法服務保障水平,守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新創業熱情。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翁某、鄒某與某公司商標權糾紛一案中首次適用懲罰性賠償,判令翁某、鄒某因侵權獲利數額2倍的懲罰性賠償16萬元。“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懲治力度,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這逐漸成為一種共識。”承辦法官表示。

  “調解先行+智慧審判”提升辦案質效

  今年4月27日,梅縣區法院立案受理了原告趙某與被告蔡某林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一案。認真翻閱案卷、了解案情後,法官認為調解能更好地達到“案結事了”的目的,在法官的調解下,雙方很快達成協議,確認被告蔡某林賠償原告趙某8500元。從立案受理到法院出具調解書,該案僅用14天便得到圓滿解決。

  “在審結的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運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比較多,平均結案時長已經縮短了不少,但當事人快速解決糾紛的司法需求仍在不斷增長。”梅縣區法院佘江法庭庭長劉國勇介紹,審判團隊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製挺在前麵,加強訴前調解工作,推進知識產權矛盾糾紛在訴前階段予以化解。截至目前,梅縣區法院佘江法庭知識產權審判團隊訴前調解案件45件,調解成功15件。

  “畫麵清晰嗎?聲音清楚嗎?”法官在得到雙方當事人肯定回應後,正式開始進行網上庭審。這是知識產權審判團隊堅持將互聯網成果運用於司法實踐、推行線上訴訟服務的一幕。通過智慧庭審平台,當事人用手機就可以參加庭審。據統計,“三合一”改革以來,梅縣區法院佘江法庭知識產權審判團隊受理的307件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均通過網上進行立案;在審結的260件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在線開庭、調解248件,在線審理率95.38%。

  “強化協作+法治宣傳”凝聚保護合力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係統工程。在對內提升審判質效的同時,梅州法院通過整合執法、司法等力量,凝聚起強大的保護合力。

  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市檢察院、市版權局等10家單位聯合簽署《關於強化梅州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備忘錄》,梅縣區法院與區檢察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工業園管委會等6部門聯合出台《關於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協作配合機製的意見》,建立了聯席會議、日常聯絡協作、業務會商、聯合調研等工作機製,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

  麵對市場主體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需求和期待,梅州法院聯合市工商聯舉辦“民營企業家法院行”活動,開展“走訪百家企業”暖企行動。

  “特色農產品要及時注冊商標,對依法享有地理標誌、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要做好維權,保護企業自主創新,做強做大‘梅字號’產業。”在調研走訪某公司時,法官提出相應建議。企業負責人認為法官“精準把脈”,為企業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知識產權糾紛、激發創新活力提供了新思路。

  知識產權保護,法治宣傳先行。梅州法院持續優化“庭、站、點”全覆蓋城鄉司法服務網絡,構建“辦案+普法”的法治宣傳模式。在今年“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市中級人民法院、梅縣區法院聯合推出微動畫《名牌馬甲不是想套就套》,發布知識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知識,營造尊重、保護知識產權濃厚氛圍。

  我為改革獻一策

  作為梅州法院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改革的“先鋒隊”,我認為一是要打好訴源治理“組合拳”,發揮“庭、站、點”法律指導作用,開展知識產權案件訴前多元化解,進一步推進“法院+”協同工作機製,形成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二是要做好繁簡分流“加減法”,推動形成“簡案速辦、難案精辦、簡出效率、繁出精品”的辦案格局,開展要素式審判,提升辦案質效。三是抓好司法能力“總提升”,開展有計劃、成體係的專業培訓,提升審判團隊業務知識和審判實務積累,適應新時期知識產權審判新需求。四是做好法治宣傳“大文章”,構建“辦案+普法”法治宣傳模式,通過典型案例、專題講座等方式提高市場主體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營造知識產權保護良好法治氛圍。(記者 李盛華 通訊員 梅法宣 講述人 梅縣區法院佘江法庭庭長 劉國勇 整理 李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