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遠縣八尺鎮,酒鄉元素裝點了煥然一新的圩鎮。(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鍾小豐 攝)
坑坑窪窪的積水路麵,改造成地下管網齊全的硬底化道路;街巷統一風格的商店招牌和精美牆繪賞心悅目;打通斷頭路為群眾出行和農產品運輸提供便利;新增停車場解決停車難題……去年來,平遠縣全力實施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統籌駐鎮幫鎮扶村、債券等資金約4.1億元,將11個圩鎮建成宜居圩鎮,工作做法得到省、市推廣。
2023年,平遠認真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要求,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著眼民生堵點,接續實施美麗圩鎮建設,進一步提升圩鎮人居環境和對外形象,推動惠民富民,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新時代要求。
疏通民生堵點
服務產業發展
平遠縣八尺鎮,“酒鄉”元素的牆繪和酒壺景觀出現在道路兩旁;硬底化路麵平整開闊,店肆整齊排列,熱鬧非凡。商家韓先生站在店門口,熱情地招呼顧客。
“以前這條路雨天坑窪積水,晴天塵土飛揚,我都不樂意出來吆喝。現在路麵漂亮多了,晚上的路燈也更亮堂。”韓老板笑著說。去年來,八尺鎮黨委政府結合群眾反映的道路坑窪、排水不暢等問題,集中開展圩鎮路麵提質工程,建設2.11公裏排水和1.73公裏排汙工程,為圩鎮中路和背街小巷鋪設1.88公裏瀝青路麵,同時推進1.6公裏圩鎮河堤路和休閑步道建設及1公裏金溪路擴建工程。
近年,小鎮裏的車多起來,停車難也成為群眾反映的熱點。“為此,我們新建設一個生態停車場,並在路麵科學規劃停車線,全鎮新增車位50多個。”八尺鎮鎮長黃建明介紹說。此外,該鎮聚力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從群眾最迫切想解決的問題及有利於提升圩鎮公共服務能力的角度出發,還接續推動了農貿市場改造、垃圾中轉站等民生項目。
隨著美麗圩鎮項目實施,不少圩鎮斷頭路被打通,更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助力。今年,八尺鎮新開辟一條進士路連接起圩鎮中街和國道206線,方便了客家娘酒等農產品的運輸。在東石鎮,內街道路狀元路也剛剛通車,不僅便利了周邊學校2000多名學生上學,還利於花生等農特產品銷售。
扮靚小鎮顏值
凸顯客家特色
在美麗圩鎮改造過程中,各地鎮黨委政府不僅實打實解決了一部分民生問題,還著重提升圩鎮風貌、凸顯文化特色。日前,家住石正圩鎮西湖商業街的居民淩裁華看著家門口統一外立麵風格的沿街民居,越看越覺得舒心。該鎮通過實施客家風格外立麵改造、安裝統一商店招牌、實行專業實時保潔等方式,對全鎮300多家商鋪進行美化升級。
“圩鎮的商貿環境也更好了,逢圩日也少了亂擺亂賣的。”淩裁華笑著說。在石正鎮,小鎮赴圩文化沿襲至今,每逢農曆一四七,來自周邊贛州尋烏等地超過100家商賈雲集,帶來熱鬧繁榮的同時,占道經營、阻礙交通等現場也層出不窮。石正鎮黨委副書記曹鋒玫介紹說,為進一步引導商販文明經營,該鎮今年將推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擴容增加800平方米的市場麵積,並專門設置圩日臨時攤位,保留圩日文化的同時,改善過去“擁堵擠”的麵貌。
不少鄉鎮還結合地方特色打造小鎮景觀,如河頭鎮結合“美麗宜居水鄉小鎮”定位,為主街道民居裝飾了客家傳統民居風格的灰白色外立麵,打造碧水藍天、童年回憶為圖景的鄉村美景牆繪,突出古色古韻。當前,全縣美麗圩鎮建設仍在接續推進,將不斷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持續完善圩鎮道路、排汙排水、農貿市場、文教衛體等公共基礎設施,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節節攀升。(記者 傅思林 特約記者 朱雙玲 袁誌鵬 吳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