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發《梅州市“散亂汙”工業企業(場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排查摸清“散亂汙”工業企業(場所)底數,按照關停取締、整合搬遷、升級改造的方式實施分類整治,倒逼發展轉型,促進企業穩定達標排放,實現保護環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多贏目標。
明確責任要求建立整治清單
《方案》指出,“散”是指不符合當地產業布局等相關規劃的工業企業(場所),沒有按要求進駐工業園區的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場所)。“亂”是指不符合國家或省產業政策的工業企業,應辦而未辦理規劃、土地、環保、工商、質量、安全、能耗等相關審批或登記手續的工業企業,違法存在於居民集中區的工業企業、工業攤點、工業小作坊。“汙”是指依法應安裝汙染治理設施而未安裝或汙染治理設施不完備的工業企業,不能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的工業企業。
《方案》要求,各縣(市、區)政府和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管委會作為開展綜合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全麵排查摸清當地“散亂汙”工業企業(場所)底數,深入了解每家企業(場所)情況,建立準確、完整、真實的“散亂汙”工業企業(場所)分類整治清單,並報送市環境保護局及市對應責任部門,不瞞報、不虛報、不亂報。《方案》還將整治工作納入環境保護責任考核,通過表揚或通報、約談或問責的方式加強督查督導。
今年11月起每月公開整治進度
據了解,綜合整治工作分3個階段進行,2018年11月28日前為排查摸底階段; 2019年9月30日前為清理整治階段;2019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為總結複查階段。同時,梅州市人民政府官網還開設了專欄公示“散亂汙”工業企業(場所)綜合整治清單。從2018年11月起,每月底前公開整治進度。利用12345政府服務熱線、12369環保舉報熱線,收集“散亂汙”工業企業(場所)相關線索,接受群眾監督。利用報刊、網絡等媒體加強宣傳,曝光違法違規“散亂汙”企業。對於已查處的違法違規的“散亂汙”工業企業,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部門要及時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廣東)” 和“信用廣東網”公示環境違法企業違法失信信息。
列入關停取締的實施“兩斷三清”
記者了解到, 各責任主體將通過停產關閉、整合搬遷、升級改造3種方式分類製定處置清單,建立整改銷號製度,依法整改完成一個,銷號一個。
據了解,對不符合國家或省產業政策,依法應辦理而未辦理相關審批或登記手續,違法排汙嚴重的工業企業(場所),達到法律規定應停產、停業、關閉情節的,堅決依法查處。列入關停取締類的,要堅決做到“兩斷三清”(切斷工業用電、用水,清除原料、產品、生產設備);對於達不到法律規定的應停產、關閉條件,符合國家和省產業政策,但不符合我市產業布局規劃、或者未按要求進駐工業園區的規模以下且長期汙染的工業企業(場所),要加強排汙監管,經縣(市、區)政府、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管委會綜合評估,認為整體符合要求,達到相關管理要求的,應依法限期整合搬遷進駐園區,並依法辦理審批或登記等手續;對達不到法律規定應停產、停業、關閉情節且未列入整合搬遷計劃,符合國家和省產業政策,符合我市產業布局規劃、依法可以補辦相關審批或登記手續的工業企業(場所),要加強排汙監管,依法限期整改,並按照程序補辦相關審批或登記手續,納入日常監管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