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近日正式印發《梅州市貫徹落實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推進生態發展區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我市發展定位和目標要求,提出要立足功能定位,實施“九項行動”,全力推進梅州生態發展區建設,努力推動梅州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
在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梅州被劃入“一區”,定位為生態發展區,是粵北重要生態屏障。方案明確,梅州將立足這一功能定位,發揮生態人文優勢和全省唯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範圍的政策優勢以及地處粵閩贛三省交界的特殊區位作用,爭當全省綠色發展創新示範區,把梅州建設成為享譽全國的生態高地、旅遊休閑目的地、健康養生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拓展輻射的重要腹地,沿海經濟帶東翼北上開拓腹地的樞紐,打造宜居宜業宜遊“世界客都·長壽梅州”。
方案提出,至2020年,經濟發展、民主法製、文化建設、人民生活和資源環境五個領域指數,基本達到我省“十三五”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指標評價要求,全市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農村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與全國同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發展區的主體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和發揮,保護中開發的綠色發展方式初顯成效。
至2022年,全市綠色發展成效顯著,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環境質量主要指標保持全省領先,基本建立起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係,綠色產業體係形成規模,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顯著增強,與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和質量差距縮小,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可及,交通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與珠三角地區和沿海經濟帶差異化和一體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全麵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基礎設施均衡通達,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生態環境美麗安全,成為生態功能“引領者”、綠色發展“示範區”,與全省一道邁入全國高質量發展先進地區行列。
實施“九項行動”推進生態發展區建設
方案從空間格局優化重塑、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設施補短板、綠色產業升級、動能集聚培育、城鄉品質提升、深化改革協同發展、民生福祉增進和發展平台優化提升這九個方麵入手,製定了一係列的具體行動。
實施空間格局優化重塑行動,要形成點上高效開發、麵上共抓保護的發展導向,著力構建“五星爭輝”發展新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爭先行動,要強化生態空間管控,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擴大生態產品有效供給。
實施基礎設施補短板行動,要加快構建便捷的綜合交通體係,補齊能源水利基礎設施短板,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實施綠色產業升級行動,要立足自身資源環境優勢,加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投入,大力發展與生態功能相適應的生態型產業,著力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係,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壯大。
實施動能集聚培育行動,要推進創新平台建設,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係,優化創新環境,促進創新人才集聚,推動國有和民營經濟創新發展。
實施城鄉品質提升行動,要堅持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構建魅力城市—精致縣城—特色城鎮—美麗鄉村的城鄉建設體係,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打造“三宜”城市範例。
實施深化改革協同發展行動,要主動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區域交流合作,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推進市場一體化建設。
實施民生福祉增進行動,要提高教育發展水平,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設平安之鄉。
實施發展平台優化提升行動,要推進嘉應新區提質增效,推進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兩化”融合,推進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創新發展,推進開發區集聚集約發展,推進特色小鎮規範健康發展。(記者 王玉婷 見習記者 林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