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印發《梅州市企業“安靜生產期”製度(試行)》(以下簡稱《製度》),聚焦提升企業感受,著力破解“反複打擾”難題,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幹預,致力於以更優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製度》明確從規範涉企行政檢查、公務活動和強化涉企監督管理等方麵發力,保障企業“安靜”發展。
規範涉企行政檢查,確定每月1日至20日為企業“安靜生產期”,除上級交辦、重點領域治理、重要事件處理以及安全隱患整改需要現場督促檢查等特殊情形外,全市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原則上不對企業開展現場行政執法檢查,確需開展需進行報批備案。統籌安排聯合執法,做到“能聯盡聯、應聯盡聯”。強化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建立行政執法企業正麵清單;對正麵清單企業,原則上不主動開展現場檢查。
規範涉企公務活動,通過嚴控涉企考察調研、精簡優化涉企會議、規範入企幫扶活動,給涉企公務活動“做減法”,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明確各級有關單位安排的考察調研活動應盡量避開企業“安靜生產期”,除省級及以上部門來梅開展和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統籌安排的考察調研活動外,同一企業一個月內接受的考察調研不超過2次。
強化涉企監督管理,推行“亮碼入企”製度,實時跟蹤監測行政執法人員定位信息、行蹤軌跡、涉企檢查行為等情況,做到亮證即亮碼、亮碼即定位、定位即監督。同時,設立市營商環境建設局(2250305)、市司法局(2398311)、亚博网址链接 便民熱線(12345)等為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及時通報、曝光、處理影響企業發展、破壞營商環境行為。
《製度》的出台旨在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通過規範涉企行政檢查和公務活動,為企業“鬆綁減負”,幫助企業把重心放在生產經營上,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讓企業吃上“定心丸”,增強發展的信心與底氣。同時,此舉更是我市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以“保姆式”服務助力企業“加速跑”,以高水平營商環境助推梅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次有益探索與嚐試。(記者 賴運香 通訊員 彭喜城 廖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