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五公開 > 決策公開 > 決策後公開
變政策紅利為發展動力
蕉嶺縣加力提速打造“百千萬工程”典型縣和蘇區融灣先行區綜合示範窗口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12-13 12:42:03  瀏覽:-
字號:

蕉嶺縣著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讓閑田煥發新活力。(丘林強 攝)


  入選全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第二批廣東省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當前,蕉嶺縣正乘著政策的東風,變政策紅利為發展動力,鼓足幹勁、拚出闖勁、砥礪韌勁,以打造“百千萬工程”典型縣為統領,堅定肩負起省市賦予的在省際交界打造梅州蘇區融灣先行區綜合示範窗口的使命,緊扣融灣入海、規劃先行、環境提升、產業振興、改革創新、藝塑鄉村,奮力在北部山區打造“百千萬工程”先行示範點。

  培育特色產業集群

  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產業平台建設快速推進,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近年來,蕉嶺縣立足“世界長壽鄉”、水土富硒、資源豐富等優勢,舉全縣之力高標準、高起點建設廣州番禺(蕉嶺)食品產業園,力爭以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激活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百千萬工程”在蕉嶺落地見效。

  在蕉華工業園梅州市真莊食品有限公司的無塵生產車間裏,工人們正在進行各類鹽焗食品的清洗、焯水、熱加工鹵煮等工序,不一會兒,一袋袋鹽焗食品就新鮮出爐了。“我們推行‘萬物皆可焗’的創新理念,采用純植物的香料,生產出天然、健康、純正的鹽焗食品,現在我們還推出了香辣、醬香、風幹類產品。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受到市場青睞。”梅州市真莊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小建說。

  廣州番禺(蕉嶺)食品產業園位於蕉華工業園南部,首期規劃麵積約600畝,總建築麵積20萬平方米,配套建設了廣東供銷天業(蕉嶺)冷鏈物流產業園、電商中心、科技孵化器、“雙創”中心、員工宿舍等設施。如今,廣州番禺(蕉嶺)食品產業園已成為眾多食品企業的集聚地,華鴻、梅嶺泉、真莊、太乙崇光等20家食品(保健品)工業企業紛紛入駐。“我們以‘省級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為重要抓手,以‘富硒+大健康’食品產業為主導發展方向,通過組建5支以園區黨委領導為組長、園區機關黨員幹部為組員的招商工作隊伍,積極對接省市場監管局、廣州番禺區政府對口幫扶工作隊,加快推進廣州番禺(蕉嶺)食品產業園建設步伐,打響‘世界壽鄉 富硒蕉嶺’品牌。”蕉華工業園招商部部長湯偉強說。

  盤活沉睡土地資源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冬日,蕉嶺的沃土上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驅車來到藍坊鎮石中村,隻見一台台挖掘機正在緊張作業,將原本坑窪不平的土地整理成平坦寬闊的模樣。“我們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對鎮域內土地實施碎片化整治,將原有300多塊碎田連片集中整理成60塊大田。建設完成後進行煙稻輪作,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隻需一年這塊土地就能‘生金’。”藍坊鎮黨委副書記王征霖說,“我們通過村集體收儲發包的形式,既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又壯大村集體經濟,真正實現‘荒土地’變‘金良田’”。

  小田並大田,閑地變寶地。在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過程中,蕉嶺縣積極引入第三方資本,探索創新土地經營權入股等模式,將整治好的田地承包給種植大戶、農業企業等,實現了“農民有收益、村集體經濟有增長、第三方有效益”的基本局麵。在廣福鎮石峰村,村裏將整理後的連片耕地集約起來,大力引進水稻製種產業,大力扶持困難戶和村民推廣早季種植烤煙、晚季水稻製種產業,走出了一條“上季種煙、下季製種”的產業發展特色增收路。“我們計算過,發展水稻製種產業可讓每戶每畝純收入比種植水稻多1500元左右,帶動村民增收225萬多元。”石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鍾景維說。

  近年來,蕉嶺縣著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提前規劃、強化保障、全域推進,將零散的土地集中連片整治,讓閑田煥發新活力。截至目前,蕉嶺已實現集中連片流轉100畝以上耕地3.48萬畝,流轉率39%,提前完成目標任務;實現新增耕地1679.53畝。眼下,新一輪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正在蕉嶺鋪開。蕉嶺緊抓省級第二批耕地集中連片整治試點工作機遇,創新探索土地經營權托管入股等耕地整治模式,健全農戶、村集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多元化利益共享機製,農戶通過土地經營權托管入股方式將承包地交予村集體進行統一管理、經營,再由村集體引入農業規模經營主體進行規模化種植,最終讓農戶獲得土地流轉、股份分紅等多種收益。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走進位於蕉城鎮的蕉嶺廣州小鎮項目建設現場,一幢幢住宅樓的外牆腳手架已經拆除,一座具有客家韻味的現代化小鎮已初具雛形。“目前小鎮建設已進入裝修收尾階段,機電安裝調試和園林景觀工程計劃12月30日竣工交付。”蕉嶺廣州小鎮項目現場協調組副組長蘇盛武介紹說,小鎮所有戶型裝修采用精裝標準,裝修材料均選用省內乃至全國知名的品牌,包括美的廚房三件套和17件歐派家具等,旨在讓受災群眾實現“拎包入住”。

  僅用8天時間完成場地1萬立方米淤泥外運和9萬立方米土方回填平整、比預定節點提前8天完成1253根管樁的施工、提前10天完成地塊內9棟全部主體結構封頂……蕉嶺廣州小鎮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施工單位在嚴把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班加點搶工期,全力以赴確保項目如期竣工交付,全力答好災後重建“民生答卷”,讓受災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夢”。

  讓百姓住有所居,也讓百姓病有所醫。11月15日,市人民醫院幫扶蕉嶺縣人民醫院簽約儀式暨大型義診活動舉行,標誌著“健康蕉嶺”事業進入新階段。市人民醫院將把更多更好的醫療資源帶到蕉嶺,為蕉嶺“百千萬工程”、新型城鎮化建設、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蕉嶺縣委、縣政府全力支持組團幫扶工作,推動縣級醫療服務能力大提升,合力打造新型城鎮化縣人民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樣板、‘百千萬工程’醫療幫扶新典範。”蕉嶺縣委副書記、縣長、蕉華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劉裕君說。

  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蕉嶺縣除了與市級醫院合作,還全麵加強與省內高水平醫學院校合作共建,積極與廣東醫科大學開展校地共建合作,成為“廣東醫科大學幫扶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聯體成員單位”。近年來,蕉嶺縣借助校地共建,紮實開展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強化提升縣級醫療服務能力,向上接受三甲醫院優質資源幫扶,向下下沉醫務人員、開展同質化管理,深化醫改取得明顯成效。(記者 楊喬穎   特約記者 廖靜宜 汪敬淼 丘林強 徐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