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五公開 > 管理公開 > 監管信息公開
五華率先推出新氣瓶改革,全流程監管防止非法充裝
7萬多個橙色氣瓶現身市民家中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8-12-05 15:23:02  瀏覽:-
字號:

根據《廣東省氣瓶安全監管改革方案》,氣瓶安全監管改革今年在省內全麵鋪開。在梅州市質監局的推動下,今年10月,五華縣率先推出氣瓶安全監管改革,推行自有產權氣瓶“橙色氣瓶”,僅1個月便有7萬多個新氣瓶走進市民家中,效果顯著。

推廣橙色氣瓶實現全流程監管

據了解,此次氣瓶安全監管改革的核心是明確氣瓶使用管理人,實行“誰充裝,誰負責”的責任製度,同時引入社會監管因素,理順氣瓶充裝、檢驗、監管等各個環節的權責關係。

橙色氣瓶與傳統的藍色鋼瓶有何不同?日前,記者在五華一家燃氣充氣站看到,與傳統藍色瓶身的氣瓶相比,橙色專用氣瓶的角閥、瓶身上均印製有二維碼“身份證”,用手機一掃便可了解該氣瓶在充氣、年檢、更換氣瓶等各個環節流轉的詳細信息。瓶身顯眼位置也標有使用期限,杜絕了燃氣經營單位繼續使用超期、報廢鋼瓶的可能。該燃氣充氣站負責人告訴記者,橙色專用氣瓶由上級主管部門牽線、五華縣瓶裝燃氣充裝單位組織成立的公司推出,使用自主研發的液化氣瓶智能角閥,具備防拆、防充、芯片識別功能,防止非法經營單位私下充裝黑氣。此外,用戶可以用舊瓶兌換新瓶,隻要繳交押金,便可享受終生使用的福利,後續氣瓶的檢驗費、換瓶費都由公司負責。

“這種氣瓶采用統一標誌統一標識,通過建立企業標準,溯源跟蹤,建立一個以服務為主導的供氣模式,充分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安全責任。”市質監局鍋爐科科長陳德國表示,使用專用氣瓶可以更好地落實氣瓶使用管理者的責任,實現全流程監管,防止非法充裝,有效規範市場秩序。

橙色氣瓶改革受到市民支持

橙色氣瓶因其安全係數高、免費年檢換瓶等優勢,在五華縣推行1個多月來受到很多市民的支持。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7萬多個橙色專用氣瓶走進千家萬戶。

采訪當日,記者在五華水寨一家瓶裝燃氣充裝經營點,見到了拎著自家藍色氣瓶前來簽約更換新氣瓶的用戶溫紅安。記者發現,他拿來置換的氣瓶竟是2014年到期的,現在已經超期使用4年了。“舊瓶更換新瓶要另外花100多元,不換也沒人管。”溫紅安說,現在聽說舊瓶換橙色氣瓶既安全又可以免費年檢、免費更換,隻需交100多元的押金,於是就把家裏的氣瓶準備全部更換。

從事燃氣充裝工作已經20多年的江老板告訴記者,使用橙色專用氣瓶,自己作為燃氣經營者也省了不少事,“比較好管理、上門換瓶也非常便捷,送氣員的責任也沒那麼大了。”

記者了解到,因每個橙色專用氣瓶都買了保險,五華不少餐飲店也青睞於使用這種安全係數高的新氣瓶。在水寨經營小綿羊火鍋店的李店主告訴記者,他開餐飲店已有30多年了,一個月就要用近50瓶煤氣,所以現在店裏大大小小的氣瓶就有近30個。“店裏用煤氣安全是第一,其實在經濟方麵也很劃算。”李店主表示,作為餐飲店經營者,他較青睞這種橙色氣瓶。

接下來全市逐步推進專用氣瓶改革

記者了解到,目前五華縣的專用氣瓶推廣工作進展比較順利,但經過相關部門的摸底調查,全縣還在使用的包括有超期不合格的氣瓶約有20-30多萬個,現在隻置換了不到8萬個,還有很大部分的氣瓶需要置換。 由於五華縣邊界接壤市縣比較多,像棉洋鎮、梅林鎮、華洋鎮、龍村等不少偏僻邊界鄉鎮,還存在有非法充裝燃氣、無證照經營燃氣、不規範運輸等問題。雖然去年在五華縣政府的牽頭下,各部門聯手開展專項整治,但由於各部門責任不夠落實,出現一些執法脫節、監管不到位的情況,整治效果並不明顯。記者從相關部門的現場執法和摸底調查後記錄的圖像視頻中看到,在偏僻地區,無證照非法充氣的黑站點、大瓶倒小瓶、跨區域充氣等問題依然普遍。

據市質監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執行的《廣東省氣瓶安全條例》,對城綜燃氣主管部門、工商質監部門、交警部門等多個部門的職責有明確規定。針對城鎮燃氣安全管理上的突出問題,該工作人員認為燃氣主管部門應該牽頭組織、協調各成員單位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著力去執法,去檢查,無證經營要取締、罰款,非法運輸的要扣留。此外,瓶裝液化石油氣用戶要注意使用安全、正規渠道充裝的液化石油氣。”

現在,五華縣已經邁開了氣瓶改革的第一步。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我市其他縣(市、區)也將逐步推進液化石油氣專項氣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