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五公開 > 管理公開 > 監管信息公開
給大貨車係上“生命安全帶”
大貨車致人死亡事故頻發,梅縣區對隱患突出路段進行重點管控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8-09-28 15:22:16  瀏覽:-
字號:

梅縣區結合目前開展的道路交通安全“夏季攻勢”專項行動,通過源頭隱患管理和加強路麵執法等措施,打擊大貨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查處大貨車各類違法行為1000多宗,給大貨車係好“生命安全帶”,維護道路交通安全。

強化源頭管理減少隱患

相關部門指出,大貨車出事故造成的後果往往比較嚴重,據我市相關部門統計,涉及大貨車的事故占總量的27%、致人死亡人數卻占總量的50%,群眾對大貨車是望而生畏。如不久前的9月19日和21日,205國道梅縣區白渡鎮路段發生兩宗涉及大貨車的交通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強化大貨車源頭管理,最大限度清理事故隱患,這是梅縣區相關部門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的做法之一。

據了解,梅縣區組織公安交警部門對近幾年的夏季交通事故進行分析研判,將事故多發的城東鎮、白渡鎮列為“夏季攻勢” 重點鎮進行掛牌督辦,將205國道城東、白渡隱患突出路段列為重點管控道路。梅縣區公安交警大隊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公安交警和交通運輸、公路、安監等部門深入轄區的順風、丙村、鬆源、盛發、廣達、皇馬等重點客貨運輸企業以及主要國、省道等路段,進行安全隱患大排查和駕駛人安全大教育工作。同時,相關部門開展約談工作,先後多次聯合約談順風、丙村、盛發、皇馬、廣大等轄區重點客貨運輸企業負責人,督促重點運輸企業負責人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對安全管理相關人員的安全教育,對事故隱患治理工作進行部署,並與轄區重點運輸企業負責人逐一簽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責任書》。

除此之外,該區公安交警部門執勤民警在日常執法工作中,利用行車記錄儀檢測設備對客運、貨運重點車輛進行逐車檢查,對不按規定安裝和使用衛星定位行駛記錄儀的進行通報,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至車輛所屬單位,責令其限時整改。據統計,截至9月4日,相關部門共檢查客貨運輸企業40家、重點車輛587輛次;向運輸企業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42份,處罰違規貨運企業5家、罰款11.7萬元。

加強路麵執法打擊違法行為

大貨車超限、超載是常見的交通違法行為。梅縣區交警部門透露,行經省道332線梅縣區鬆口大橋路段的不少大貨車都超載30%以上,在這些超載的大貨車中,又有超過90%存在遮擋號牌的現象,尤其在晚上10時至次日淩晨3時的時段居多。執勤民警指出,一些駕駛員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躲開電子設備拍攝、逃過處罰。

針對貨車超載且遮擋號牌等現象,梅縣區公安交警部門與交通執法部門等聯動配合,每天24小時輪班派出警力開展聯合整治,采取流動執法等,不定時、不定點嚴查嚴處大貨車(含攪拌車、泥頭車)的超限超載違法行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8月份以來,梅縣區相關部門共查處大貨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000多宗。

大貨車非法改裝、加高欄板是超限、超載的“推手”。梅縣區公安交警部門一直嚴查這種違法行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轄區內有超過100輛貨車的加高欄板被切割恢複原狀,減少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