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味很重,汙染也很大,當初政府部門要求對方減小養殖規模,如今半年過去了,情況仍未得到改變。”家住梅縣區南口鎮魚田村的賴先生坦言,有關部門在處理養豬戶汙染問題上,隻是對養殖戶提出整改要求,並未將措施真正落到實處,致使情況沒有得到改觀。
現場 養殖上百頭豬,汙物最後流入河裏
18日上午,記者在南口鎮魚田村一山窩處,看到了村民賴先生所指的豬舍。記者在現場看到,賴先生的住處與豬舍之間隻隔著一處祠堂,站在賴先生家門口,豬舍散發出的味道之重實在令人難以忍受。走進豬舍可以看到,豬場分有兩排豬舍,一處養的是母豬及公豬,另一處則是肉豬,肉豬數量超過70頭,兩處豬舍的豬加起來超過100頭。
據了解,該養豬戶為同村村民賴某,豬舍為家庭式養殖場,日常清理全由他們夫婦倆負責,賴某在該處養豬已有八年時間。賴某告訴記者,他目前已經聯係買家,將陸續減小養殖規模。記者在豬舍周邊看到嚴重老化的沼氣池,作用甚微,臭味嚴重。此外,在豬舍下方不遠處可以看到,從豬場排出的汙物先是流入溪流裏,最後流向河裏。“養殖規模沒減小,現在汙染情況是越來越嚴重,排汙對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也很大。”對此,賴先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這一環境汙染問題。
鎮政府 如未整改將采取強製措施
記者從南口鎮政府了解到,早在今年5月份,即接到村民賴先生反映本隊村民賴某豬舍臭味擾民的投訴。接到投訴後,鎮駐村領導及工作組會同村幹部、畜牧、環保等部門工作人員,多次實地調查了解,並協調解決方案。鑒於該村為限養區,鎮政府要求賴某對養豬場進行整改,減小養殖規模。在原來100多頭的情況下,要求減少到50頭,並完善配套設施,同時於今年9月5日簽訂承諾書。承諾書中寫道,賴某需完善相關環保設施,及在2018年底將養豬規模減至50頭。然而,10月8日,鎮政府駐村幹部前往實地督查是否整改時發現,雖然養豬數已降至70多頭,但未完善生化塘和環保設施,豬舍及周邊環境衛生較差,沼氣池嚴重老化沒有發揮作用。
18日,記者來到現場時發現養豬量仍超過100頭。對此,鎮相關部門表示將進一步跟進,如環境衛生還未整改,鎮政府將組織相關部門采取強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