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數據發布 > 數據解讀分析
2010年前三季度梅州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來源:本站  時間:2010-11-08 00:00:00  瀏覽:-
字號:

經濟發展向好 運行質量提高

——2010年前三季度梅州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2010年前三季,全市各級深入實施市委、市政府“推動綠色崛起,實現科學發展”戰略,全麵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有關決策部署,狠抓招商引資工作,加快推進綠色現代產業體係建設,全市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一、經濟總體形勢判斷及全年經濟展望

前三季,我市經濟走勢向好,呈現穩步上升態勢,運行質量有所提高。主要表現在: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拉力增強,成效明顯;農業穩步增長;工業增速回升較快,質量和效益提高;財政收入較快增長;房地產市場活躍;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展望全年,全市經濟將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可望超過10.0%的計劃目標。

二、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是經濟增速回升較快,產業結構趨向合理。據初步核算,2010年前三季全市生產總值422.21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由第一季度的9.1%到前二季度的11.8%,再上升到前三季度的12.8%,呈現逐季走高態勢,增長速度在全省21個市中排行15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0.12億元,同比增長6.3%拉動GDP增長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76.44億元,同比增長16.9%,拉動GDP增長7.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149.60億元,同比增長15.5%拉動GDP增長5.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65.65億元,同比增長11.3%拉動GDP增長4.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由去年同期的19.7:42.2:38.1調整為今年的19.0:41.8:39.2,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產業結構趨向合理。

二是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拉力增強,成效明顯。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升較快。19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1.22億元,同比增長17.1%增速由第一季度的-21.6%到前二季度的10.0%,再上升到前三季度的17.1%,回升較快。其中,城鎮完成投資97.38億元,同比增長15.2%;農村完成投資23.84億元,同比增長25.6%。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1.27億元,大幅增長129.9%

——社會消費保持旺盛19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28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城鎮139.47億元,同比增長17.9%;農村84.81億元,同比增長20.6%

——出口增幅較大。今年以來,我市貿易出口形勢較好,增速保持在40%以上。19月,我市貿易出口總額完成69310萬美元,同比增長54.8%

投資快速回升,消費持續旺盛,出口大幅增長,“三駕馬車”有力地拉動全市經濟較快增長。

三是農業生產穩步增長。19月,全市農業總產值134.07億元,同比增長6.4%;農業增加值80.12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林業、畜牧業、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9%6.6%7.5%,帶動了農業穩步增長。

四是工業增速回升較快,質量和效益提高1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10.05億元,同比增長18.9%增速由第一季度的10.0%到前二季度的18.4%,再上升到前三季度的18.9%,呈現穩步較快增長態勢。在總計中,輕工業同比增長14.3%,重工業同比增長21.3%。大中型工業實現產值178.29億元,同比增長14.5%。六大支柱產業中,增長較快的電子信息和機電製造行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41.6%25.6%

1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5.08億元,同比增長15.4%增速由第一季度的9.5%到前二季度的13.3%,再上升到前三季度的15.4%。前三季與上半年相比,增加值增速加快了2.1個百分點, 產值增速加快了0.5個百分點,增加值增速比產值增速快1.6個百分點,可見,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提高。從分縣(市、區)看,除市直外,其它縣(市、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超過20.0%的有大埔、五華、梅江區、平遠,分別為27.8%25.4%23.4%20.0%

1-8月,規模以上工業效益上升,虧損麵縮小,利稅總額增加。據統計,全市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指數為204.04%,比去年同期上升9.3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07個百分點;虧損企業124,比去年同期減少17,虧損麵縮小12.1個百分點;累計利稅總額50.70億元,同比增長14.0%,其中:利潤總額18.32億元,同比增長14.2%;企業虧損額2.13億元。

 1-9月,卷煙產量1336877萬支,同比增長13.7%;水泥產量951.42萬噸,同比減少1.8%;日用陶瓷產量4697萬件,同比增長42.9%;發電量935317萬千瓦時,增長10.5%

五是財政收入較快增長。19月,全市一般預算財政收入23.98億元,同比增長19.0%,從分地區看,一般預算財政收入增幅超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梅縣、梅江區、平遠縣、興寧市,分別增長30.0%30.0%28.6%21.5%19月,全市地方財政支出64.68億元,同比增長19.8%

六是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據抽樣調查統計,19,累計市區居民可支配收入10848元,同比增長11.0%(未扣除物價因素)。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4.6%,成為城鎮居民增收的主要拉動力量19,累計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205元,同比增長17.0%(未扣除物價因素)

七是金融運行態勢平穩,存、貸款增幅較大。9月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804.29億元,比年初增長14.0%,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574.48億元,比年初增長14.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25.70億元,比年初增長18.8%。其中,短期貸款66.18億元,比年初增長16.8%;中長期貸款254.84億元,比年初增長18.5%

八是房地產市場活躍。1-9,房地產投資大幅增長129.9%,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112.8個百分點,從而有力地拉動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房地產市場活躍,商品房銷售較旺,銷售麵積和銷售金額分別增長16.99%72.43%,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九是物價水平繼續小幅上升。19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2.2%,上升2.2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103.55%,上升3.55個百分點。物價水平繼續小幅上升。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全省排位仍然較後。1-9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1%,比全省平均增長速度低7.0個百分點,在全省21個地級市中排行第15位,排位仍然較後。在五個山區市中,梅州增速居五個山區市末位,增速比最高的雲浮市28.8%11.7個百分點,比倒數第二名的清遠市17.6%0.5個百分點。 19月,工業投資同比減少13.1%,比全省平均增長速度17.2%30.3個百分點,在全省21個地級市中排在第20位。工業投資規模小,總量在全省21個地級市中排在第20位。工業投資少,將直接影響工業經濟乃至整個經濟增長後勁。

二是工業處於恢複性增長,增速在全省排位仍然較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從2008年至2009,我市工業經濟一直處於低位運行,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在5.0%-10.0%之間波動,2010年起有所好轉,增速有所提高。由於近年新增大型、造血型工業項目較少,速度提高主要依靠和來源於現有工業的恢複性增長。

1-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4%,比全省平均增長速度17.6%2.2個百分點,在全省21個地級市中排行第18位,排位仍然較後。在五個山區市中,梅州增速居五個山區市末位,增速比最高的河源市27.5%12.2個百分點,比倒數第二名的韶關市19.9%4.5個百分點。

六大支柱產業在工業中的主導作用仍較弱。1-9月,六大支柱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5.50億元,同比增長16.5%,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低2.4個百分點。

三是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大幅減少。1-9月,梅州實際利用外資4071萬美元,大幅減少-41.0%

 四、對策與建議

一是加大投資力度,特別是工業投資力度。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在梅州經濟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作用。要實現“三年大提速、五年上台階、十年大跨越”的目標,必須依靠投資的持續大幅增長,特別是要依靠工業投資的持續大幅增長,推進和發揮主導產業作用,進而拉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加大梅州投資的關鍵在於招商引資,要著力招引適合梅州綠色經濟崛起的大資金、大項目。

二是發展新型工業,轉變增長方式。結合實際,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如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新能源、生物及生化製造業、高端尖端工業等。

三是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城市。重點要

製訂科學發展的城鎮規劃,抓好“三舊”改造,在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同時,構建大型商貿物流中心,打造宜居宜業城市。

四是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旅遊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著力發展和壯大第三產業,把文化產業、旅遊業發展成為拉動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的先鋒產業,逐步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五是繼續刺激消費。要把擴大內需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擴大內需,進一步促進城鄉消費

供稿:梅州市統計局

撰稿: 

OO十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