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數據發布 > 數據解讀分析
2022年上半年梅州消費品市場運行情況分析
來源:本網  時間:2022-08-17 16:31:02  瀏覽:-
字號:


  2022年上半年,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得力的背景下,我市積極貫徹落實《亚搏app下载安装 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進一步促進消費若幹措施的通知》及《yabo88 關於印發梅州市2022年促消費擴內需工作實施方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多措並舉刺激“零售”、“餐飲”和“文旅”3大板塊消費,疊加“五一”“清明”小長假帶動的影響,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消費品市場漸趨回暖。

  一、消費品市場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首次轉正。

  2022年上半年,梅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0.3億元,同比增長0.7%,其中,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59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年內首次轉正,分別比5月、4月、3月提高6.9個、9.1個、6.7個百分點。全省位居13位,山區五市位居第3位。

  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上半年,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233.46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6月實現零售額37.16億元,同比增長5.6%,較3月提高7.8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76.84億元,同比增長0%,其中,6月實現零售額12.43億元,同比增長3.5%,較3月提高4.2個百分點。

  從消費形態看,上半年,商品零售282.34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6月實現零售額45.14億元,同比增長5.3%,較3月提高6.8個百分點;餐飲收入27.96億元,同比下降2.2%,其中,6月實現零售額4.45億元,同比增長2.9%,較3月提高7.2個百分點。

  上半年,我市與全省、全國消費品市場走勢保持一致。與全國相比,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從1-4月開始分別高於全國0.6個、1.4個、1.4個百分點;與全省相比,我市1-3月至1-5月分別高於全省0.1個、0.6個、0.7個百分點,1-6月低於全省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見表1)。


  1111.png

 


  (二)19類商品類別“11升8降”。

  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59.24億元,同比增長4.9%,比一季度提高1.2個百分點。全市19個主要商品類別當中,11類主要商品零售增速較一季度有所回升,5類商品零售保持正增長。其中:糧油、食品類,飲料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日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中西藥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具類和其他未列明商品類等11類增速較一季度分別回升3.7個、5.5個、1.9個、6.5個、3個、4.3個、2.8個、7.4個、4.1個、31.3個和18.3個百分點(見表2)。

表2      2022年上半年和一季度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類值對比表

增速:%

序號

指標名稱

上半年

一季度

變動率

1

糧油、食品類

-5.5

-9.2

3.7

2

飲料類

-8.9

-14.4

5.5

3

煙酒類

5.6

6.6

-1

4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

-8.1

-10.0

1.9

5

化妝品類

-6.2

-12.7

6.5

6

金銀珠寶類

-9.1

-12.1

3

7

日用品類

-12.5

-16.8

4.3

8

五金、電料類

-28.6

-27.2

-1.4

9

體育、娛樂用品類

-0.2

40.3

-40.5

10

報雜誌類

-21.3

-20.1

-1.2

11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

-7.0

-9.8

2.8

12

中西藥品類

28.3

20.9

7.4

13

文化辦公用品類

-19.0

-23.1

4.1

14

家具類

-16.1

-47.4

31.3

15

通訊器材類

-22.9

-15.2

-7.7

序號

指標名稱

上半年

一季度

變動率

16

石油及製品類

29.4

29.5

-0.1

17

機電產品及設備類

96.5

111.5

-15

18

汽車類

-9.0

-8.1

-0.9

19

其他未列明商品類

-27.8

-46.1

18.3

  (三)基本生活類和餐費收入消費逐步回暖。

  根據梅州市政府印發的《梅州市2022年促消費活動工作方案》,我市以投放消費券的形式刺激梅州市零售、餐飲、文旅3大板塊消費。通過此次促消費活動,對我市的限額以上吃、穿、用類和餐飲收入消費恢複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1、吃、穿、用類商品零售增速明顯回升。

  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糧油、食品類,煙酒類,飲料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日用品類五大類值合計實現零售額7.37億元,同比下降6.0%,較一季度收窄3.3個百分點。從6月看,糧油、食品類和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較3月的收窄幅度均超過10%,同比增長10.1%和8.1%,分別比3月提高19.1個和18.6個百分點。

  2、住宿和餐飲企業穩定恢複。

  2022年上半年,我市共有77家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與去年同期比保持正增長的企業有41家,比3月餐飲收入增速回升的企業有46家,占比達到六成。上半年,限額以上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1.2%,比一季度收窄2.3個百分點。從本月看,限額以上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1.6%,比3月提高33個百分點。

  (四)石油及製品類商品零售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

  2022年,俄烏衝突加劇國際原油價格攀升,全球原油供需問題緊張,國內成品油已經經曆12次油價調整(10次上漲、2次下跌)。按照上調後的油價,我市的92號汽油突破9元/升,95號汽油邁向10元大關,98號汽油更是超過了11元/升,且夏季高溫天氣來襲,車載用油使用量增多,汽油進入需求旺季。全市限額以上石油及製品類實現零售額21.26億元,同比增長24.7%,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拉動全市限額以上單位商消費品零售額增長8.6百分點。

  (五)汽車類商品零售增速6月首次轉正。

  2022年6月1日起,國家對購置日期在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內且整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對汽車消費品市場拉動作用明顯。全市限額以上汽車類實現零售額20.46 億元,同比下降9%,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9個百分點。    

  從本月看,前期因為俄烏衝突累及全球供應鏈,多家車企減產或者停產,車源供貨困難,產銷下滑導致部分車型價格上漲。1-2月汽車類同比下降2%,4月創上半年增速的最低點,同比下降20.6%,降幅比3月擴大11.6個百分點,受2021年芯片短缺導致基數較小的影響,5月同比下降17%,降幅較4月收窄3.6個百分點,6月汽車商品零售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同比增長9.6%,比5月提高26.2個百分點。

  二、影響社會消費品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

  (一)12類商品零售額增速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2022年上半年,從我市與全省限額以上單位主要零售商品類別對比看,有14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比全省負增長類別多10個,合計拉低限額以上零售額5.2個百分點;有12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均低於全省的平均水平,僅有5類商品增速高於全省。其中,占我市比重較大的汽車類、糧油及食品類、家用電器及音像製品類分別低於全省9.4個、12.1個和10.2個百分點,合計拉低限額以上零售額4.2個百分點(見表3)。

表3       2022年上半年梅州市和全省主要類值對比表





增速:%

序號

指標名稱

梅州

全省

與全省差距

1

糧油、食品類

-5.5

6.6

-12.1

2

飲料類

-8.9

5.9

-14.8

3

煙酒類

5.6

5

0.6

4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

-8.1

-11

2.9

5

化妝品類

-6.2

3.2

-9.4

6

金銀珠寶類

-9.1

6.6

-15.7

7

日用品類

-12.5

-0.3

-12.2

8

五金、電料類

-28.6

2.2

-30.8

9

體育、娛樂用品類

-0.2

-11.6

11.4

10

報雜誌類

-21.3

2.6

-23.9

11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

-7.0

3.2

-10.2

12

中西藥品類

28.3

11.1

17.2

13

文化辦公用品類

-19.0

6.7

-25.7

14

家具類

-16.1

-12.2

-3.9

15

通訊器材類

-22.9

8.5

-31.4

16

石油及製品類

29.4

19

10.4

17

汽車類

-9.0

0.4

-9.4

  (二)基本生活類商品恢複較為緩慢。

  雖然6月糧油、食品類和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增速實現年內首次轉正,同比增長10.1%和8.1%,但是難以拉動上半年的增長。5月中旬開始,我市陸續發放消費券,提振消費市場的活力,但仍存在“群眾對消費券的使用程度不高、認為消費券的操作流程較為複雜、麵對中老年群體時搶券及核銷界麵不夠友好和商家反映結算流程較為繁瑣”等問題,對消費的拉動作用不明顯。

  (三)燃油車消費阻力重重,商品零售增速轉正困難。

  2022年上半年,我市限額以上燃油車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19.5%,低於新能源汽車增速(816.3%)836個百分點,減征乘用車購置稅政策對燃油車消費拉動作用有限。目前,油價的一路攀升使得燃油車的用車成本不斷增加,對於本來就有計劃買車、換車的消費者來說,減征乘用車購置稅的政策是重大利好的消息,但是大部分消費者對目前的情況仍處於觀望狀態。

  三、相關建議

  (一)加強宣傳,進一步完善消費券的使用方式。

  一是進一步加強對消費券的宣傳和使用力度,增強“企業參與度”和“群眾滿意度”,切實做好正麵輿論引導,利用新媒體和商家平台宣傳政府消費券;二是進一步完善消費券的發放方式,可采用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形式。線下可以采用一部分的紙質消費券和本地限額以上超市、百貨等線上線下融會貫通,對搶券困難的年齡較大的消費者定向定量發放一些消費券,提高消費券的使用率。

  (二)加強領導,進一步完善限額以上貿易企業納統工作。

  一是統計、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圍繞貿易業的納統工作,建立多方聯合納統機製,各負其責,協調推進。二是加強統計入庫宣傳,營造主動入庫濃厚氛圍。適時在主流電視媒體、報刊、公眾號上刊登和播放貿易企業入庫宣傳資料和入庫獎勵標準,轉變企業納統觀念,向社會各界宣傳統計法律法規、入庫納統標準,明確企業應盡的統計權利、義務及違反統計法所應承擔的責任。

  (三)加強扶持和調研力度,進一步促進貿易企業穩定發展。

  一是要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關注“兩桶油”和大型商超、汽車企業的經營狀況,幫助企業積極爭取各類優惠政策,解決經營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力促企業擺脫不景氣的困境。二是加大對負增長或者銷售量降幅較大的中大型貿易企業的調研力度,了解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多措並舉助力企業紓解困難。

  供    稿: 農業和服務業科

  撰    稿: 張曉菲

  責任編輯: 林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