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計劃規劃
關於印發梅州市電子商務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5年)的通知
來源:梅州市商務局  時間:2016-09-27 17:29:17  瀏覽:-
字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和中央、省屬駐梅各單位:

《梅州市電子商務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5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我局反映。


梅州市商務局

2016年9月27日


梅州市電子商務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5年)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15﹞24號)和《廣東省電子商務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5年)》(粵商務電字﹝2016﹞1號)等重要文件的精神,推動我市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結合梅州實際,特製訂本規劃綱要。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圍繞市委、市政府構建“一區兩帶”發展新格局,落實“兩大政策”,扭緊“三大抓手”,堅持“服務民生、服務產業、服務市場”的發展方向,著力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加快建立開放、規範、誠信、安全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經濟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實體經濟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經濟效益與社會效應協同配合、地區發展與城鄉統籌相互契合。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預計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20%以上,其中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30%以上,跨境電商交易額占全市進出口交易額15%以上。形成多層次的電商發展平台,建成1-2個國家級電商示範基地、10個省級電商示範基地(園區)、50家省級電商示範企業。

二、發展思路

(三)鞏固壯大電子商務市場主體

引導我市優勢行業中骨幹企業加快應用電子商務,擇優重點支持一批本土電子商務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專業化電子商務企業擴大經營規模,支持個體網商向電子商務企業轉型。支持傳統工業和農業企業通過專業化網絡平台向品牌化、規模化發展。推動傳統商貿企業借助第三方電商交易平台或自建電商平台開展020營銷,鼓勵做大B2B, B2C, C2B等方式網絡銷售。

(四)加快搭建專業性電子商務平台

支持我市優勢專業市場加快發展,重點在陶瓷、電聲、機電製造、電子信息、特色農產品等領域打造一批電子商務平台。加強地區、企業間合作,引導現有的行業信息服務平台向集交易、支付和信息服務於一體的專業性電子商務平台轉型。爭取在文化、旅遊、物流、教育、醫療、金融等服務領域,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專業性電子商務平台。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和專業批發市場按國家有關規定規範開展商品現貨市場電子交易。

(五)積極培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

扶持壯大電商龍頭企業,支持品牌效應強、產品標準化程度高的龍頭企業建立企業電子商務網站,實現采購、生產、銷售全程電子商務。鼓勵現有的電商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或利用第三方知名品牌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推動全市中小微網商抱團發展,搭建共同營銷平台。大力發展本土B2B平台集群,積極拓展B2C平台規模,探索推進O2O模式應用,全麵提升我市電商龍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六)建立完善電子商務服務體係

加快建立完善供應鏈綜合服務體係,支持電子技術服務、中介服務和第三方電子商務代運營企業發展,培育和引進一批電子商務服務商,支持其整合國內外電子商務資源,推進電子商務服務由單一服務向全流程服務延伸,提供策劃、設計、物流、谘詢、培訓、營銷等一站式電子商務服務。支持擁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企業以自身現有業務為核心,吸納不同環節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加盟,形成品牌電子商務服務體係。鼓勵有條件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平台開展業務對接,拓展業務空間。

三、發展重點

(七)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支持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協會等農業組織自建電子商務平台或借助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開展農產品銷售。支持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加工企業、農資流通企業與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對接,積極發展以銷定產模式。打造一批集商業服務、金融服務、通信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信息化農家店。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著力解決物流標準化、冷鏈倉儲建設等關鍵問題,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渠道,探索發展農產品個性化定製服務。引導合作社、農業協會、農業龍頭企業進行標準化建設,對農產品進行編碼溯源,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積極推進電商扶貧工程,大力發展農家樂等鄉村休閑旅遊和其他農村服務業電子商務。

(八)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研究製定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配套政策,鼓勵出口優勢產業、重點企業積極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探索建立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共享、金融服務、統計監測等一體化、綜合化的創新服務體係。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設立分支機構和銷售網絡,參與境外資源開發,走國際化經營道路。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在通關、檢驗檢疫、退稅、結彙等環節提供有效監管和服務,提高通關效率。規劃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推廣一站式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優化園區內海關、檢驗檢疫、國稅、外管與電商企業、物流企業之間的流程,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吸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及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落戶。

(九)引導發展社區電子商務

整合社區零售、繳費、家政、就業、社保、醫療保健等服務資源, 統籌建設和改造社區生活服務網點, 構建便民電子商務服務體係,創新消費模式,實現信息谘詢、家政服務、日用品配送、再生資源回收等服務進社區、進家庭,提升便民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引導日用百貨、連鎖超市、大型賣場等傳統零售企業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經營模式,促進社區網絡購物快速成長。鼓勵企業設立社區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點,開展物流分撥、快件自取、電子繳費等服務。

(十)完善物流配送體係

加強專業化物流園區和功能區建設,優化物流節點設置,形成“分撥中心、配送中心、配送隊伍和客戶”四級網絡節點布局。大力發展第三方電商物流和倉儲配送中心,有效整合電商和物流企業資源,形成電子商務與物流間的高效聯動與協同。加強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GIS等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協作平台,實現信息協同,優化資源。構建物流大數據服務平台,支持物流企業商業模式、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的創新。培育發展本地冷鏈物流,促進特色農產品冷藏、加工、運輸和配送等設施發展。

(十一)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

支持製造業企業發展電子商務,鼓勵企業開展網絡直銷、網上訂貨等業務,開拓網絡零售渠道,打造網絡化品牌。指導骨幹製造業企業發展供應鏈電子商務,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共同發展。引導傳統製造企業拓展網絡業務,利用互聯網收集並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推進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等環節的柔性化改造,探索發展個性化定製。引導現有的產業性信息服務平台向集交易、支付和信息服務於一體的專業性電子商務平台轉型,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數據準備。

(十二)構建配套服務體係

搭建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交流平台,開展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和政策研究。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創新融資方式,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建設電子商務安全技術保障體係,力爭技術安全保障體係與電子商務應用體係規劃、設計、建設實現“三同步”。健全電子商務統計製度,強化電子商務統計隊伍建設,加強電子商務信息統計和數據采集,深化電商統計分析與數據應用。加強行業協會等組織的標準化建設,開展電子商務企業等級評定,提升行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四、保障措施

(十三)強化組織保障

建立電子商務重大事項部門聯席會議製度,強化部門聯動,切實加強對電子商務發展的統籌指導。各有關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各司其職、分工合作,落實目標任務,形成電子商務發展合力,著力解決全市電子商務發展中的相關重大問題。各縣(市、區)要相應建立協調推進工作機製,製訂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方案,將電子商務納入地區發展規劃,並配合省、市製定相應的扶持政策。

(十四)突出政策扶持

製定出台市級扶持政策,推動各縣(市、區)製定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扶持力度,支持人才培訓、項目孵化、貸款貼息、電商物流體係建設,鼓勵中小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國內外市場。指導各縣(市、區)積極申報國家、省各類電子商務示範工程和項目,用好各級扶持發展政策。加大政策宣講力度,落實好各級在稅收優惠、支持研發創新、妥善解決用地問題等鼓勵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發揮政策撬動和引導效應,推動電子商務發展。

(十五)加強人才培養

鼓勵我市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設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電子商務相關專業,推進電子商務人才繼續教育,鼓勵舉辦電子商務高級研修班,培養多層次電子商務人才。支持電子商務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立教育實踐培訓基地,創新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機製,培養適應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複合型人才和應用創新人才。加大電子商務優秀人才和團隊的引進力度,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端複合型電子商務人才。加大對電子商務創業的財政金融扶持力度,完善網絡商戶從業人員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推動電子商務領域的大眾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