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市委常委會到大埔縣調研並召開會議,同時套開市“百千萬工程”推進會,深入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省委書記黃坤明、省長王偉中來梅調研指示要求,認真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精神,錨定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持續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市委書記馬正勇主持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出席會議。
為開好這次市委常委會會議,會前,馬正勇、王暉和市委常委一班人等深入基層一線,來到大埔縣楓朗鎮溪背坪村避險搬遷戶宅基地拆除平整點、百侯鎮示範主街,實地考察避險搬遷和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工作、“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情況。調研結束後,市委常委會在大埔縣召開會議,聽取大埔縣“百千萬工程”工作情況彙報,與會同誌作交流發言,提出意見建議。
會議認為,近年來大埔縣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推動縣域經濟穩步提升、城鄉建設步伐加快,縣鎮管理體製改革試點工作開局起步,發展後勁持續增強。會議指出,“百千萬工程”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加快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之舉、戰略之舉、務實之舉。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堅定發展信心,牢牢抓住“百千萬工程”這一曆史機遇,不鬆勁、不泄氣,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全麵激發內生動力,圍繞“三年初見成效”目標任務,凝心聚力把“百千萬工程”推向深入。
會議強調,要堅持發展思維、產出思維,全力以赴把縣域經濟抓上來。要做大工業,重點做大做強大埔陶瓷產業,推動本土製造企業增資擴產,積極招商引資,引進一批“打糧食”大項目、好項目;要做強農業,推動蜜柚等“土特產”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延長產業鏈條,推動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區域特色品牌;要做活文旅,大力挖掘客家文化、紅色文化、優美生態等資源,豐富旅遊產品,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引進更多“四上”企業。要立足當下、著眼長遠,著力抓好城鄉風貌提升。積極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加快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統籌重點區域建設攻堅,全麵打好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和風貌提升持久戰,抓好城鄉各類鐵皮瓦整治以及梅龍高鐵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力爭在梅龍高鐵開通一周年之際展現全新風貌;充分用足用好國家以工代賑政策,借助廣州和省直單位幫扶力量,不斷完善城鄉基礎設施,持續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要激活體製、集聚要素,深化改革創新賦能。深化縣鎮管理體製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敢於動真碰硬,切實將省賦予的政策機遇從“紙麵”落到“地麵”;深化農村“三塊地”集成改革,圍繞市裏下達的建設用地整理、耕地規模化集約化流轉等目標任務,統籌抓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避險搬遷,推動小田變大田,力促建設用地連片、耕地連片。
會議強調,要紮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深入開展違規吃喝集中整治,一體推進學、查、改,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以作風建設推進“百千萬工程”帶來的變化。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做好政治、經濟、生態、意識形態等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深化“無信訪村(社區)”建設,抓好防汛、消防、森防、燃氣、道路交通、建築施工等安全工作。
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有關領導同誌,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誌,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誌,大埔縣有關負責同誌,大埔縣各鎮(場)黨委主要負責同誌、典型村黨組織書記等參加調研或列席會議。(記者 劉曉娟 特約記者 辜昀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