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試驗成功,線路正式投運。”5月20日晚9時,220千伏雁洋變電站新出線滿足梅州華發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荷業擴配套延伸工程全線通電。該工程由南方電網廣東梅州梅縣供電局投資900多萬元實施,可全麵滿足梅州市華發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基地項目(以下簡稱“華發項目”)用電需求。
位於梅縣區雁洋鎮對坑村的華發項目開工以來,梅縣供電局堅持黨建引領,合力攻堅,克服強降雨、工期緊等影響,在3個月內先後完成華發項目臨時調試送電和業擴配套工程涉及的12基鐵塔、5根電杆和2×2千米(雙回路)線路架設任務,賦能華發項目高效建成。
攻堅克難
保障配套工程早投運
“牽引繩已就位,準備放線。”5月18日,隨著項目經理徐抗下達指令,華發項目業擴配套延伸工程最後一檔跨江放線作業正式開始。在兩台張力機的陣陣轟鳴聲中,銀白色的導線伴隨著牽引繩從空中緩緩飛越500米寬的雁洋河,直至對岸30米高鐵塔的橫擔上。
“雁洋河大跨越”是整個華發項目業擴配套延伸工程的“硬骨頭”之一,跨越河麵之寬、線路提升之高均為梅縣供電局配網建設之最。“該檔線路架設完成,標誌著整個配套工程全線貫通,屆時便可將220千伏雁洋站的電能源源不斷輸送到華發基地。” 徐抗說道。
為保障華發項目業擴配套延伸工程建設進度,早在工程建設前期,梅縣供電局便明確每個關鍵階段的“時間表”“任務書”,確保關鍵環節有黨組織,關鍵崗位、難點工作有黨員,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協調推動方麵的關鍵作用。
麵對4月份持續降雨影響,電網建設團隊迎難而上,及時抽調施工班組技術能手組建攻堅力量,充分利用天氣好轉的間隙搶抓施工進度。針對供應商原材料、產能限製問題,項目負責人第一時間會同梅州供電局供應鏈服務中心履約人員前往供應商駐地協調,爭取優先解決項目原材料及生產排期問題。經過努力,整個華發項目業擴配套延伸工程中的17基杆塔原計劃3個月的施工周期縮短至一個半月完成,為工程提前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主動跟進
助力重點項目早用電
“遠程送電正常!開關指示正常!線路運行正常!”5月20日晚,隨著衝擊試驗結束,華發項目業擴配套延伸工程涉及的10千伏華發甲線、乙線成功投入運行。此時,等候在現場的梅縣供電局雁洋供電所所長助理鍾建祖立即組織作業人員開展電源轉接工作,確保第一時間讓華發基地用上南網“正式電”。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從華發項目入駐雁洋開始,我們就主動跟進。”鍾建祖說,此前,華發項目提出5月初提前開展設備調試,雁洋供電所僅用2天時間便在10千伏河背線T接一條電纜供華發項目調試使用,提前一個星期完成送電任務。
快速接入的背後,是梅縣供電局踐行責任的生動體現,凝聚著電網建設者的智慧和汗水。華發項目業擴配套延伸工程開工後,徐抗與同事們全程跟進工程進度,切實保障電網工程按期投產,助力華發基地“早用電”。
個性服務
推動企業投產早見效
獲悉華發項目落戶雁洋後,梅縣供電局以“頭號工程”力度服務該項目辦電,安排客戶經理專門負責跟進華發項目受電設施施工進度,根據用戶施工情況及時調整供電方案,減少用戶從報驗到接火送電的等待時間,有效提升辦電效率。
“華發項目溫室用電負荷的配電設置采用的是小容量、分散布置的箱式變壓器,首次報裝容量就達到35000千伏安。”梅縣供電局供電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黃勇威說,他們通過深化“三零三省六辦”服務舉措,發現華發項目實際負載率不需要這麼大的容量,於是指導華發項目將容量降低為26950千伏安,幫助節省資金500多萬元。
為保障華發項目一次送電成功,梅縣供電局還組織項目專家通過“邊施工、邊驗收、邊整改”的方式,積極協助華發項目做好內部配電房建設和驗收工作,以及對自身配套項目開展同步消缺,確保華發項目配電房建設完成就具備送電條件、配套項目建設完畢就具備投運條件,全力服務華發項目快速投產增效。(記者 林德培 通訊員 金昌毅 溫秋靈 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