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為企業科創把脈 為科普教育建言
——院士專家入百企進百校(梅州行)活動側記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5-01 10:20:37  瀏覽:-
字號:

丘成桐院士、廖萬清院士參觀梅州中學校史館。(林翔 攝)

  劉煥彬院士走進興寧市坭陂中學。(高訊 攝)

江歡成院士與五華縣水寨中學學生互動。(吳騰江 攝)

廖萬清院士向梅州中學學生分享自己的求學曆程和從醫之路。(林翔 攝)

駱靜利院士(右五)、符顯珠教授(右四)到盈華科技考察交流。(張瑩娜 攝)

呂建明(右二)走進華清園考察交流。(葉嘉瑤 攝)


  4月29日至30日,由廣東院士聯合會(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主辦,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4院士專家入百企進百校(梅州行)活動在梅州舉辦。活動期間,30多位院士專家亚博ap 13家企業、17所學校,為企業科技創新“把脈開方”,為科普教育教學“建言獻策”,深入推動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翼齊飛”,助力梅州“百千萬工程”跑出“加速度”、邁上“新台階”。

  入企業

  攻關技術難點 尋求合作方向

  “企業在短期內就取得了跨越式發展,且非常注重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這讓我感到震撼。”在廣東盈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交流時,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材料學院特聘教授駱靜利發出讚歎。

  盈華科技的研發方向與深圳大學材料學院相關團隊的研究課題契合,與企業尋求合作也是駱靜利院士此行目的之一。她希望針對企業生產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點,進一步開展深入交流、共同研究,將科研成果真正落到應用領域。她還在人才引育方麵給出了見解:不僅企業要搭建幫助人才成長的平台,政府也要以更加貼近實際的政策體係,不斷培育壯大高層次人才隊伍和創新創業團隊。

  在廣東華清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暨南大學藥學院副研究員呂建明通過實地調研、座談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平遠梅片樹種植情況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策略與困難。他從殘渣再提取和副產物再合成兩個方麵,對平遠梅片樹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建議,表示將發揮自身團隊力量,幫助華清園與華南地區高校合作,幫助平遠梅片樹提升品牌效應、開展科學研究。

  院士專家走進企業考察交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探討企業技術攻關、人才引育等方麵存在問題和解決辦法,助推企業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盈華科技研發技術總監潘光華告訴記者,接下來,企業將按照院士專家提出的寶貴建議進行探索,深入推動“產學研”融合,科學布局高端銅箔產品研發,持續增強市場競爭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長征醫院終身教授廖萬清一直非常關心支持家鄉醫療事業的發展,曾在東山醫院建院初期前來義診、開講座。此次他的到來,讓東山醫院執行院長徐招柱相信,今後醫院和廖萬清院士團隊將有更加廣泛深入的合作,例如推動“院士工作站”建立、加強學術與人才交流等,幫助醫院培養醫療人才、提高學科建設水平。

  進學校

  激發科學熱情 厚植家國情懷

  2024院士專家入百企進百校(梅州行)活動,為梅州學子開設了兩天頗具創新性、富有知識性的課堂,通過舉辦科普講座、麵對麵座談交流,激發他們探秘科學、勇於創新的精神。

  在廣東梅縣外國語學校,深圳大學材料學院教授符顯珠以“芯片發展曆史與製造技術”為主題,為師生們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麵的講座,並在互動環節一一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他現場分享了自己花費11年時間研究出銅納米催化劑的經曆,鼓勵學生要對自然界奧秘保持好奇心,培養科學精神,努力學習、刻苦鑽研,以後在高水平科技方麵取得突破。他說,科學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他也經曆過很多失敗,所以遇到困難時不要害怕被打敗,辦法總比困難多,堅持了才不會後悔。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劉亞俊在五華縣中英文實驗學校參加活動後寄語學生:“青年學子是國家自主創新的希望,要勇挑重擔,捧起時代接力棒。”他認為,梅州人才優勢巨大,院士、大學校長眾多且樂意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奔走鼓呼,建議相關部門更加積極主動對接外出的鄉賢人才,集智聚力,彙聚起人才培育培養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科技強國”的種子,在這些青春年少的學子心裏生根發芽。梅州中學高三學生彭梓棋說:“丘成桐院士教導我們要做有學問、有才華的學子,先修己身、再奉己力。我將繼續在生物學和農學領域紮實學習,努力成長為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如此近距離向院士專家學習請教的機會實屬難得,讓學校老師同樣收獲滿滿。“院士專家用深入淺出的科普講座,幫助學生追求科學真理、樹牢家國情懷,意義非凡。”五華縣中英文實驗學校常務副校長陳海平說,這對於他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有很大啟發。老師們將加強學習,把深奧複雜的科學知識、科學原理與學生的切身實踐、日常生活相結合,使課程更有吸引力和教育性。(記者 劉 巧 賴 鋒 吳麗伶 張瑩娜 葉嘉瑤 楊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