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暢流通優服務 加快融灣步伐
——落實省《若幹措施》係列報道之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3-28 12:01:14  瀏覽:-
字號:

我市目前已建成5個冷鏈物流骨幹網項目。圖為廣東供銷農產品直供配送豐順服務中心。(鍾小豐 攝)


  近期,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支持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幹措施》),從六大方麵提出20條具體措施。其中,在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方麵,《若幹措施》提出了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暢通粵港澳大灣區流通渠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配送中心、產銷冷鏈集配中心、農產品物流中心,支持在梅州設立省戰略性產業集群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等一係列具體舉措。

  當前,梅州正乘著政策的東風,變政策紅利為發展動力,以梅州“所有所優”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所需所向”,揚長補短持續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蘇區融灣提質加速。

  優化生產性服務

  擁抱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生產性服務業是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生產效率、保障工農業生產活動有序進行的服務行業。“根據《若幹措施》,在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方麵,梅州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大有可為。”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羅偉純說道。農業,是梅州的優勢產業。近年來,我市立足生態發展區定位,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抓手,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推進農業品牌建設,培育了214個“粵字號”農業品牌,成功建設了131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及加工企業。

  灣區所需,我之所有。為了讓更多梅州優質農產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我市於2019年6月在五華成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梅州配送中心。該中心建設有4500平方米的農產品冷鏈儲存區7個、總麵積1400多平方米的梅州市農產品展貿區,推動實現產銷一體化對接。該中心還積極發動符合條件的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申報認定,開展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並積極發展客家預製菜產業。目前,該中心正積極謀劃爭取國債項目,建設農檢中心,進一步提升農業綜合服務能力。

  “省《若幹措施》的出台,為梅州農業加速融灣指明了具體方向和路線。”羅偉純表示,接下來,市農業農村局將按照省、市有關工作部署,變《若幹措施》政策紅利為發展動力,著力強化農產品品質監管,做大做強農業優勢產業,打造更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強化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配送中心運營管理,推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以我所有所優對接灣區所需,促進市場供需“雙向奔赴”。

  暢通流通渠道

  補齊“最先一公裏”短板

  梅州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粵港澳大灣區百姓餐桌,冷鏈物流是關鍵一環。

  “《若幹措施》中提到要建設產銷冷鏈集配中心,為我們供銷人打了一劑強心劑。”市供銷社主任劉水說。近年來,市供銷社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廣東供銷冷鏈物流骨幹網建設的決策部署,圍繞梅州特色農產品主產區和主銷區,建設貫穿產地預冷、冷鏈運輸、銷區冷儲、冷鏈配送的公共型農產品冷鏈骨幹網,補齊“最先一公裏”短板,輻射帶動粵閩贛三省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為“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全市已落地建設6個冷鏈項目,總庫容量45.53萬立方米,總投資11億元,獲批專項債6.41億元,已建成興寧、平遠、豐順、大埔、蕉嶺5個冷鏈物流骨幹網項目,其中興寧、平遠、蕉嶺冷鏈骨幹網項目已投產運營。

  劉水表示,接下來,市供銷社將按照《若幹措施》要求,搶抓梅州市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的機遇,積極爭取省供銷社和省天業冷鏈集團公司的支持,加快推進廣東供銷(梅江)產業園冷鏈物流項目和五華農產品冷鏈集散中心項目落地建設,實現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骨幹網8個縣(市、區)全覆蓋。同時,加強建成冷鏈項目的運營管理,力爭梅州冷鏈物流骨幹網項目早日全部建成,補齊“最先一公裏”短板,輻射帶動粵閩贛三省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知識產權賦能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3年3月31日,梅州市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在廣東省科學院梅州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式掛牌運作。這是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以知識產權助推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的新舉措。”市市場監管局局長丘德俊說。

  據介紹,梅州市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主要通過深入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知識產權轉化運營、商標品牌指導、地理標誌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推廣、知識產權維權與援助、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以及保險等服務,推動梅州市知識產權服務全鏈條生態係統的建設,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能力提升,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截至2023年底,該中心已上線發布知識產權線上綜合服務平台,建立了4個重點產業專利信息專題庫數據庫,設立了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站點和產業專利導航服務基地,開展了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和中小企業專利技術轉化,引進了5家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建設了1個梅州市地理標誌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電商推廣服務站。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目前,市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正圍繞我市重點發展的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療、新能源等‘四新’產業開展知識產權集成服務工作,為企業提供更便捷、更精準、更高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綜合服務,著力打通知識產權服務‘最後一公裏’,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丘德俊表示,接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按照《若幹措施》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市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作用,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服務協同發展體係,推動知識產權工作與全市經濟工作有機融合,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以知識產權賦能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記者 李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