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堅定做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3-08 10:06:03  瀏覽:-
字號: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王毅: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在兩會期間再次同大家見麵。當前,世界格局正在深刻變革,人類社會遭遇多重挑戰。麵對變亂交織的國際環境,中國將堅定做這個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中國將堅定站在曆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這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的擔當,也是我們的追求和目標。下麵我願回答大家的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首先請您介紹一下,中國外交在去年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果?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指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進入一個可以更有作為的新階段。您能否介紹中國外交將在哪些方麵更有作為?

  王毅:2023年是中國外交的開拓之年,更是收獲之年。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外交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促進國際團結合作采取中國行動,為化解各種危機挑戰提供中國方案,為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作出中國貢獻,開辟了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

  一年來,習近平主席主持兩大主場外交,出席三場多邊峰會,開展四次重要出訪,舉行百餘場會見、通話,元首外交日益發揮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中亞地區和中南半島實現全覆蓋,中國-非洲、中國-東盟、中國-阿拉伯、中國-拉美的命運共同體建設取得新成果。成功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實現金磚曆史性擴員,開啟“全球南方”聯合自強的新篇章。促成沙特伊朗曆史性和解,斡旋緬北達成停火協議,堅持政治解決所有熱點衝突。堅決反對一切強權霸淩行徑,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堅守外交為民永不停步,大力服務國家發展穩定大局。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對外工作作出全麵部署,形成了新征程上中國外交戰略的頂層設計。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線,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曆史擔當、更加富有活力的創造精神,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更有作為的新局麵。

  我們將更加自信自立,鍛造中國外交的品格。始終把國家發展振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

  我們將更加開放包容,展現中國外交的胸懷。鞏固拓展全球夥伴關係網絡,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促進不同文明互尊互鑒。保持大國關係穩定,與周邊國家攜手共進,與全球南方國家共謀振興。

  我們將主持公道正義,亮明中國外交的風骨。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在關係廣大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原則問題上旗幟更鮮明,鐵肩擔道義,錨定曆史前進的正確方向。

  我們將推動合作共贏,堅守中國外交的追求。堅定走團結合作的人間正道,積極為解決地區熱點和全球性問題提出更多中國方案,貢獻更多中國智慧,提供更多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公共產品,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記者:今年是俄中建交75周年。這些年來,雙邊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水平。在當前國際關係全球轉型下,如何最有效發掘俄中合作的潛力?

  王毅: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的戰略引領下,中俄新時代全麵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保持高水平運行。雙方政治互信持續深化,互利合作優勢互補,民間交往熱情高漲。去年,雙方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2400億美元,提前完成2000億美元的目標。俄羅斯天然氣進入中國千家萬戶,中國汽車行駛在俄羅斯大街小巷,充分展現了兩國互利合作的強大韌性和廣闊前景。

  維護好、發展好中俄關係,是雙方基於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選擇,更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必然要求。作為世界主要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雙方打造了一種完全不同於冷戰舊時代的大國關係新範式,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上,堅持永久睦鄰友好,深化全麵戰略協作。當今世界,霸權不得人心,分裂沒有前途,大國不應對抗,冷戰不能重來。中俄關係順應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時代潮流,對維護全球戰略穩定、促進大國良性互動、推動新興大國合作都具有重要價值。

  今年,中俄兩國迎來建交75周年,雙方還將共同舉辦中俄文化年,兩國關係麵臨新的發展機遇。中方願同俄方一道,進一步培育合作新動能,不斷夯實兩國人民友好基礎。俄方今年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中方也將在下半年接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雙方將加強國際多邊協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係,維護地區和全球的安全穩定。

  《人民日報》記者: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近年來中國與不少國家宣布共建命運共同體。您如何看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前景?

  王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怎樣建設這個世界給出的中國方案。

  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乘坐在同一條大船上。麵對撲麵而來的各種全球性挑戰,各國理應超越曆史、文化以及地緣和製度的差異,共同嗬護好、建設好這個人類唯一可以居住的星球。這一重要理念體現了習近平主席作為大國領袖的寬闊曆史視野和深厚世界情懷,突破了零和博弈的陳舊思維,站在了人類文明的道義高地,彙聚了各國人民的普遍願望,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曆史關頭,為人類向何處去指出了正確方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引領當今時代前進的光輝旗幟,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

  習近平主席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來,春華秋實,十載有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從理念主張發展為科學體係,從中國倡議擴大為國際共識,從美好願景轉化為實踐成果,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從雙邊到多邊,從區域到全球,從衛生健康到網絡、海洋,中國已經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在多個領域構建了不同形式的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多次寫入聯大決議,以及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製決議或宣言。

  近些年來國際形勢的演變一再表明,命運與共、休戚相關是當今世界的最大現實,同舟共濟、合作共贏是應對挑戰的必由之路。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意識到,人類的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世界的未來需要大家共同創造。我們願同各國一道,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道路可能是曲折的,但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彭博社記者:自去年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後,中美就共同處理分歧、推進互利合作達成共識。但美方仍持續對華增加貿易和科技限製。中方認為未來這一趨勢是否會有所轉變?中方將如何應對?

  王毅:中美關係關乎兩國人民福祉,關乎人類和世界前途。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始終保持對美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始終本著對曆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處理中美關係。

  我們的立場就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原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既是對中美關係半個多世紀經驗教訓的總結,也是對大國交往規律的把握,應當成為中美雙方的共同遵循和努力方向。

  具體而言,相互尊重是前提,因為兩國社會製度和政治體製不同,隻有尊重和認可差異,兩國交往才可持續;和平共處是底線,像中美這樣的兩個大國,發生衝突對抗後果不堪設想;合作共贏是目標,中美攜起手來,可以辦成很多有利於兩國、有利於世界的大事。

  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舊金山舉行曆史性會晤,雙方就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重回健康發展軌道達成了共識,明確了方向。習近平主席深刻闡明了中方對中美關係的基本方針和原則立場。拜登總統重申美國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製,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並表示美國樂見中國發展富裕,不尋求打壓遏製中國發展,不尋求同中國脫鉤。

  舊金山會晤以來,中美關係改善取得一些進展,這符合兩國和世界人民的利益和願望。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美方的對華錯誤認知仍在延續,所作的承諾並沒有真正兌現。打壓中國的手段不斷花樣翻新,單邊製裁的清單不斷延長,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美國如果總是說一套、做一套,大國的信譽何在?美國如果一聽到“中國”這兩個字就緊張焦慮,大國的自信何在?美國如果隻讓自己保持繁榮,不允許別國正當發展,國際公理何在?美國如果執意壟斷價值鏈高端,隻讓中國停留在低端,公平競爭何在?美國麵對的挑戰在自身,而不在中國。如果一門心思打壓中國,最終必將害了自己。我們敦促美方認清曆史發展大勢,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的發展,積極務實地開展對華交往,言行一致地把承諾落到實處。同中方一道,推動中美關係走上穩定、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我們始終願意與美方加強對話溝通,推進各界人士友好往來,架起更多相互了解的橋梁,消除不必要的誤解和偏見。我們相信,雙方完全可以找出一條兩個不同大國在這個世界上的正確相處之道。

  《聯合早報》記者:台灣地區選舉結束後,外界擔憂台海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是否正變得黯淡?您如何看待當前台海局勢?

  王毅:台灣地區選舉隻是中國的一個地方選舉,選舉結果絲毫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也改變不了台灣必將回歸祖國的曆史大勢。選舉結束後,1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充分說明一個中國原則已經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如果現在還有人縱容支持“台獨”,那就是挑戰中國的主權。如果個別國家執意與台灣保持官方關係,那就是幹涉中國的內政。我相信,大家遲早會看到一張國際社會遵守一中原則的“全家福”照片,這隻是個時間問題。

  “台獨”分裂行徑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破壞性因素。要真正維護台海和平,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台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越有力,台海和平就越有保障。

  我們的政策很清晰,就是繼續以最大誠意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我們的底線也很清楚,那就是絕不允許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台灣島內誰想搞“台獨”,必將遭到曆史的清算。國際上誰要縱容支持“台獨”,必將引火燒身、自食苦果。

  海峽兩岸骨肉相連,民族根脈不可分離。所有炎黃子孫,所有龍的傳人都應秉持民族大義,共同反對“台獨”,支持和平統一。(據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