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3年,我市衛健部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基層、建高地,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水平,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緊密聯係實際,聚焦“一老一小”,加大醫養結合工作力度,拓寬婦幼健康服務廣度,並進一步強化普惠托位投放,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深化醫養結合
守護老人晚年幸福
2023年12月末,興寧市徑南鎮衛生院徑心康養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這是我市第一家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醫養結合項目、第一家增設於鄉鎮衛生院的養老機構,總投資280萬元,配置25張養老護理型床位,為轄區內及周邊鄉鎮的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化、失智化、空巢化和失伴化老年人提供健康照護及醫療護理服務。
著力於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病患滿意度,我市首家醫養結合醫院——梅州頤誠醫養結合醫院也有了新的提升。2023年醫院本部收住病人296人次,養老長者32人次,門診接待1100餘人次;福利院院區服務人數從80多人增至113人。
“我們努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體係,康養中心、康複醫學中心、中醫科等多個特色學科不斷發展壯大,實現了在院長者‘小病不出門、中病可診療、大病有通道、無病可安養’的醫養結合模式。”梅州頤誠醫養結合醫院院長鍾俊傑說,該醫院與市第二中醫醫院構建醫共體,讓在院長者及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療服務;加強與社區、家庭的合作,讓醫養結合服務直達“最後一公裏”。
2023年,我市還印發了《梅州市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推動醫養結合向縱深發展。目前,全市已登記備案12家醫養結合機構,同時積極申報5個2024年醫養結合項目和2個示範性醫養結合中心項目,積極推進10個中央專項福彩公益金醫養結合項目建設。我市84%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複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為老有所養提供堅實“醫靠”。
拓寬服務廣度
保障婦女兒童健康
當前,在我市的廣東省戶籍孕婦(含配偶為廣東省戶籍)或持有效《廣東省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孕婦可享受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性結構畸形免費篩查,符合條件的孕婦有16個檢查項目可獲得補助。
“從懷孕到孩子出生,需要檢查的項目很多,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副主任醫師劉秀梅告訴記者,符合條件的孕婦在該院就診時都能享受到這些補助,可以大大減輕經濟負擔。
2023年我市免費為2萬名孕婦提供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的產前篩查,嚴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製。市婦幼保健院及梅縣區、興寧市、豐順縣婦幼保健院還先後建立了具有示範效應的“母嬰健康E門診”,有效規範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的隨訪管理。
乳腺癌和宮頸癌是威脅廣大婦女健康的兩大“殺手”。去年我市繼續開展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項目,在當年11月提前超額完成篩查計劃。“市婦幼保健院承擔了全市‘兩癌’篩查的技術幫扶督導工作,我們進農村、進社區、進工廠,讓疾病早診早治,控製疾病向前發展,為婦女朋友減輕不必要的治療費用和身體痛苦。”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肖寶玲說。
托育服務一頭連著“家庭幸福”,一頭連著“民族未來”。2023年,我市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200個,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5%;建設了1個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管理資源中心,以鄉鎮中心幼兒園帶動鎮域內幼兒園開展教研活動、規範園所管理,不斷提高辦園質量。(記者 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