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是強省之策、興市之道。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廣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到2025年質量強省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到2035年質量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自《綱要》發布以來,我市各級各相關部門快速反應,積極推出係列舉措,推動《綱要》在梅州落地落實,加快質量強市建設。
印發實施方案
明確發展目標
質量強市該怎麼建?10月25日,市委、市政府印發《梅州市質量強市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深入貫徹落實《綱要》,拿出了梅州質量強市建設的“施工圖紙”。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全市質量水平全麵提高,質量競爭力穩步提升,質量強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的主要目標;到2035年質量強市建設基礎更加牢固,質量整體水平大幅提升,實現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發展遠景目標。
質量強市建設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麵麵。記者梳理發現,《方案》明確了多個部門未來兩年的工作方向: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83,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食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5%以上,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力爭達到94%以上,交通項目工程質量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竣工驗收工程質量合格率達到90%以上,服務質量滿意度全麵提升……
加大宣傳力度
推動社會共治
企業是質量的創造者,更是質量強市建設的主體。市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與標準化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基於此,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堅持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圍繞《綱要》《方案》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宣傳貫徹活動。“我們積極探索‘宣傳+監管’模式,結合日常監管、專項行動到企業開展‘麵對麵’的宣傳引導,大力宣傳貫徹《綱要》《方案》和質量強市建設成效,並鼓勵企業在顯著位置懸掛‘抓質量 保安全 惠民生 促發展’等宣傳標語,弘揚優秀質量文化。”該負責人補充道。
質量月、世界標準日、世界計量日、知識產權宣傳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重要節點,既是群眾性的質量活動,也是宣傳質量強市建設的重要窗口。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營造質量強市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我市積極開展市、縣(市、區)、鎮(街)三級聯動宣貫活動,同時借力“互聯網+”,充分利用政府網站、“兩微一端”、黨報黨刊不定期推送最新工作動態等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回答相關谘詢,推動質量強市建設深入人心。(記者 何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