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強化資源要素保障,更好促進縣鎮村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我市近日印發《梅州市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各地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提供指引。
目前,我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有1個國家級試點、2個省級試點,其中蕉嶺縣新鋪鎮國家級試點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五華縣安流鎮、大埔縣三河鎮2個省級試點實施方案已取得批複,正在推進。
《實施意見》主要包括指導思想、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4個部分,明確了6個方麵17項重點任務。《實施意見》指出,到2027年,新增耕地13萬畝,整合農用地80萬畝,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52萬畝,建設用地整理14萬畝。到2035年,累計新增耕地16萬畝以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累計整合農用地112萬畝。
《實施意見》強調抓緊做好縣鎮村規劃工作。支持縣城補短板強弱項,推動要素集聚、產城融合,提高人口和產業承載力。支持加強圩鎮市政、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優化產業用地,完善交通基礎設施,補足配強公共配套服務。由鎮街劃分發展類村莊、調整類村莊和空心村,編製實用型村莊規劃或村莊群規劃,統籌完善縣鎮村產業空間布局。
《實施意見》明確重點推進農用地和建設用地整理的舉措。強調以農民自願為原則,通過土地出租、托管、入股等形式,規模化流轉整合細碎化的農村土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徹底消除撂荒耕地、消除違法占耕行為。各縣(市、區)要建立激勵機製,騰挪碎片化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等,整合到圩鎮、產業園區統一使用。強化低效、閑置和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深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支持農村宅基地製度改革。
《實施意見》創新提出產業導入和產業布局要求,在增強產業體係支撐方麵,明確發展類村莊、調整類村莊培育和引進規上企業的目標任務,發展林下經濟的模式以及高效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要求。
《實施意見》還強調持續推進生態修複和環境提升,加強生態空間保護和利用,強調在曆史文化保護與利用方麵要遵循“保護優先、合理利用”原則,正確處理文化傳承與發展建設的關係。(記者 江嬋 實習生 黃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