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殯儀館骨灰存放樓代祭現場,梅江向日葵殯儀禮儀服務隊代逝者親屬祭掃。(圖片均為吳騰江攝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烈士陳孟仁的遺屬在家中進行“雲祭掃”,對著電視投屏中陳孟仁的“墓碑”和遺照鞠躬默哀。
烈士陵園管理人員加強對烈士墓碑和革命烈士紀念碑的管理維護。
每逢清明寄哀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清明期間,我市暫停了現場祭掃活動,市民紛紛選擇通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綠色文明祭祀方式緬懷先人和英烈,寄托對先人的哀思,向英雄表達崇敬與懷念之情。
別樣清明一樣情
文明祭掃樹新風
清明祭掃重在心而不拘於形。“祭祀不應該拘泥於某一種形式,隻要心誠,任何方式都可以表達我們對逝去親人的哀思。”市民邱曉媚告訴記者,今年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她家換了個祭祀的地點,依舊買了奶奶愛吃的東西,一家人在家裏陽台上遙拜,表達對奶奶深深的思念之情。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也有不少市民通過網絡平台“雲祭掃”。“不能去現場祭奠的清明節,爸媽,請原諒我隻能默默地送上思念,祝你們在天堂一切安好,不要再像在人間時那樣忙碌,如果有來世我還願意做你們的兒子!”市民廖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緬懷逝去的父母。他說,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很想念離開的親人,不能到墳前祭拜,隻能選擇通過網絡平台無聲祭奠。市民張榕榕則選擇通過“粵省事”微信小程序來追思先人,她告訴記者,作為年輕人,我們要改變思想觀念,心裏有先祖的話,在哪裏祭掃都是一樣的,通過“雲祭掃”也能獻花、寄語。
為保障安全祭掃,市殯儀館也提供了代祭掃服務。“秉承心中之至誠,追緬先人之盛德……”昨日上午,在該館骨灰存放樓代祭現場,由該館組建的梅江向日葵殯儀禮儀服務隊代逝者親屬寄托哀思,采用朗誦祭文、敬獻花籃、係黃絲帶等現代文明綠色低碳的祭掃方式,虔誠地為骨灰存放樓內的先人骨灰舉行統一祭掃,以彌補市民不能親自祭掃的遺憾。“很多市民通過網上和電話預約兩種方式委托我們代祭,目前這種獻鮮花和係黃絲帶的文明祭掃方式越來越受歡迎。”市殯儀館副館長鍾雅麗表示。“我在深圳上班,原計劃3月下旬回梅祭掃,但看到新聞說不能現場祭掃,便沒有回去。沒想到市殯儀館推出免費代祭掃服務,還給我發了代祭時的視頻和圖片,讓我甚感欣慰。”市民梁國生說。
多形式祭掃英烈
深情緬懷寄哀思
“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沒有先烈的付出,就不會有今天的中國,向先烈致敬!”……昨日,網友們紛紛在梅州日報社開展的“2020清明·祭英烈雲獻花”活動中留言和獻花。據統計,截至昨日19時,已有近9萬名網友通過該“雲祭掃”平台祭奠緬懷先烈。“梅州日報社的‘雲祭掃’平台設計非常用心,讓網友們參與感極強,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獻花的種類,獻花後還會出現一個獻花的動畫,這讓自己仿佛身在烈士紀念碑下祭奠。”參加了梅州日報社“雲獻花”活動的餘宇點讚說,原來網上祭掃也可以這麼有儀式感,雖然祭掃方式改變了,但追思和緬懷的情意不變。
無數英烈的奉獻與犧牲才換來今天的和平盛世,緬懷先烈、追思曆史,方能篤定前行。“請默哀3分鍾、請向陳孟仁烈士獻花……”烈士陳孟仁的遺屬日前在梅縣區丙村鎮新圩村的家中進行了一場“雲祭掃”活動,麵對著電視投屏中陳孟仁烈士的“墓碑”和遺照,遺屬們鞠躬默哀,並通過網絡平台向其敬獻鮮花,表達哀思。“到陵園祭掃是往年清明的必備項目,但今天這個網絡祭掃也很有意義,我們依然可以向先烈鞠躬行禮、誦讀祭文,也能跟後輩講先烈的事跡,增加他們對先烈的了解。”陳孟仁兒子陳提郎告訴記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做好烈士褒揚工作,響應祭拜英烈人士需求,我市還有不少單位開設了“雲祭掃”平台。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在門戶網站開設了“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動專欄,設有烈士英名和獻花、點燭、寄語等模塊,該局還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發出網上祭掃的倡議書;市公安局開設了為梅州公安英烈獻花的小程序,小程序內還有梅州公安因公犧牲英烈(民警)的事跡介紹……
清明期間,我市各烈士陵園暫時實施閉園管理,但緬懷和祭掃卻未停止,管理人員加強對烈士墓碑和革命烈士紀念碑的管理維護,代為做好祭掃工作,替烈士親屬完成祭掃心願。“以前每年都有數百人來訪祭掃,今年清明陵園‘閉門謝客’,我們在清明節為每座烈士墓擦拭墓碑,表達對烈士的緬懷和敬仰之情。”梅縣革命烈士陵園工作人員潘許昌說。
(吳麗伶 丘佳溢 廖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