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我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會議聽取我市大氣汙染防治相關工作情況彙報,與會人員圍繞大氣汙染源的形成與治理、清潔能源與清潔生產的應用和推廣等進行交流討論。
張愛軍表示,去年以來,我市全麵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紮實推進汙染防治各項工作,特別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有力有序展開,全市大氣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且呈現穩中有升、穩中向好的態勢。同時從今年初的數據可以看到,我市大氣汙染防治仍有提升空間,大氣環境質量個別數據不夠穩定,部分工作仍需加快整改完善。他強調,今年既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又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的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我市作為粵北生態發展區,要把打贏藍天保衛戰貫穿到全年工作中,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對照工作方案、細化分解任務,找準存在問題、全力推動解決,做到敢管善管、嚴格執法,抓早抓小抓具體,確保大氣汙染防治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努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質量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
張愛軍強調,一要抓好細微顆粒物的防治。要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重點抓好工地揚塵治理,全麵落實建築工地“六個100%”要求;要加強巡查監控,建立聯動執法機製,完善智能監控設施設備,加大露天焚燒行為查處力度,開展建築工地、道路運輸車輛“揚撒漏”等道路揚塵的專項整治;要深入宣傳教育,落實好煙花爆竹禁燃區管理規定。二要抓好臭氧生成機製和防範措施的研究,加強科研成果的交流與運用,落實好防控措施和方案,堅決遏止臭氧指標上升勢頭。三要突出抓好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進一步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汙染源調查分析,摸清底數、編製清單,提高調查表審核率,做實做細基礎性工作。四要抓好工業領域大氣汙染防治。進一步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政策宣傳引導,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開展散亂汙企業治理和燃煤、生物質鍋爐改造;大力推動采用清潔能源和實施清潔生產,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降低汙染排放。五要抓好道路汙染源的大氣汙染治理。強化源頭管理,開展柴油車專項整治,完善遙感監測係統和聯合治理機製,提升管理能力,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六要抓好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治理。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梳理統計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底數,建立數據庫,實行編碼登記管理,杜絕超標車輛在城區施工作業。
張愛軍強調,要全力抓好審計發現環保問題的整改工作,加快黃塘河、周溪河水質淨化廠後續工程建設,盡快截汙納管,確保全部整治到位。
據了解,2019年,梅州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8.9%,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1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19,位居全省第6名。今年以來(至3月26日),梅州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8%,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2.84。
市領導閆景軍參加會議。(記者羅誠浩 通訊員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