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防疫不放鬆 脫貧再加速
我市多措並舉推動產業發展和穩定就業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0-03-16 09:25:22  瀏覽:-
字號:

res01_attpic_brief.jpg

梅縣區城東鎮玉水村的果蔬大棚內,村民正在觀察番茄長勢。(圖片來源:梅州日報,吳騰江 攝)

  防疫是一場阻擊戰,扶貧是一場攻堅戰。這個特殊的春天,我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在保障貧困戶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春耕複產、協調就近就業、幫助售賣滯銷農副產品……在省定相對貧困村這一個戰場上打贏兩場戰役,奮力吹響今年全麵決勝小康社會的衝鋒號。

  人勤春早

  按下生產“快進鍵”

  東風吹綠草,布穀勸春耕。在梅縣區城東鎮玉水村,育秧播種、施花授粉、揮鋤勞作……人們紛紛走向田間地頭,為新一輪的希望忙碌著,同時按照要求自覺分散作業,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我們提前宣傳複工複產防護知識,也從多個渠道籌集了5000個口罩發放給各家各戶,現在無論是幫扶的木耳種植、光伏發電,還是貧困戶自家的柚子、水稻都已經開工,完全有信心防疫生產‘兩不誤’。”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人民政府駐玉水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羅明翔說。

  忙完自家的農事後,玉水村貧困戶鍾金招來到小蠻牛公司經營的果蔬大棚除草。她高興地告訴記者:“這幾年的生活真是大變樣,以前自己沒有本錢種植農作物,隻能幹點散工維持生活;現在搞種植幫扶單位會送種子、買肥料、包銷售,空閑時還可以到公司經營的果蔬大棚務工,一天能收入120元。”

  一枝獨秀不是春。梅州市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肉鴿扶貧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加班加點,大埔縣西河鎮漳北村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各個扶貧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我市各省定相對貧困村開足馬力,按下扶貧“快進鍵”,迎接脫貧“大考核”。

  門口就業

  穩定收入“挺腰杆”

  每天一大早,五華縣潭下鎮品佘村貧困戶李金靈就戴好口罩,騎上垃圾清運車,沿著鄉間小道收集載運垃圾。“挺開心的,靠自己的雙手賺得一份穩定收入,感覺腰杆都直了。雖說2000元不多,但是幫補家裏生活夠用了。”李金靈說。

  據廣州市供銷合作總社駐品佘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史逸鬆介紹:“保持村莊幹淨衛生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去年底村裏購置的2輛垃圾清運車正好派上用場,我們便請來2名不便外出務工的貧困戶給予安排公益崗位,李金靈就是其中之一。”同時,扶貧工作隊還詳細了解貧困戶的工作需求,幫忙物色工作崗位,積極協調返崗就業,目前除個別遺失身份證的貧困戶還滯留在村外,其餘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已基本複工複崗。

  為了不讓疫情影響貧困戶的收入,我市各有關部門通過信息係統全麵摸查貧困戶的就業情況,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向貧困戶推介就近就業崗位,追蹤護航他們渡過難關。

  “我們大力宣傳工業園區、扶貧車間的招聘信息,在本縣工業企業就業的貧困戶每人每月可享受交通補助200元,盡量把貧困戶的務工問題解決在‘家門口’。”五華縣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鄧煉中說。

  消費助力

  化危為機“鼓錢袋”

  疫情期間,各大餐飲企業暫停營業,對食材供應商產生了一定影響,金綠公司就是其中一個。

  “我們之前線下銷售的比例占了七成,疫情使產品肉鴿的價格和銷量都有所下滑。”該公司總經理陳偉波說,“但是,作為興寧市的扶貧龍頭企業,我們不能讓貧困戶承受影響,因此對他們養殖的鴿子仍然按照行價全部收購。”

  壓力漸增,如何化“危”為“機”?關鍵時刻,廣梅指揮部、對口幫扶單位珠江實業集團迅速行動,對接廣州社區資源,暢通肉鴿銷售渠道。“現在價格已基本恢複到疫情之前,還使得線上銷售的比例增加到六成,特別是社區方麵供不應求。”陳偉波告訴記者,這提高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使產品的價格和銷量有一個較好的保障。

  自疫情發生以來,廣梅指揮部就積極牽線搭橋,對接廣州各大連鎖超市、電商企業、知名生鮮品牌等,為梅州打開窗口紓解扶貧產品滯銷問題。“廣梅指揮部直接發函過來,我們立即梳理了所需的農副產品,還自駕到梅州本地了解采購,發現質量基本都不錯,有些已確定了長期合作的初步意向。”廣州市供銷總社農產品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曉武說。(記者 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