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我市返崗開工、開門複產熱潮興起,園區工廠馬達聲陸續響起,複工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疫情防控和生產發展“雙線戰役”全麵打響。全市已經複工複產的工業企業達800家,省市重點項目33項。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年、“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梅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之年。欠發達地區梅州市加快發展的責任重大,脫貧攻堅的任務艱巨,經濟發展等不得、慢不得。戰疫中,梅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全力推進複工複產工作,千方百計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穩住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
早部署,同兼顧
防疫複產兩手抓兩不誤
市委市政府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及早部署,深入調研,全力幫助企業應對疫情挑戰,盡快恢複正常生產。
2月1日,梅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做好企業複工複產相關工作的通知》。2月4日,梅州市召開企業複工複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統一思想認識,統籌疫情防控工作,逐步實現企業有序複工複產 ”。
2月8日,市委書記陳敏到梅縣區檢查疫情防控和企業複工複產工作,強調要“堅持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此後,陳敏多次在市委常委會會議、到各地調研檢查時,均提出要統籌兼顧、周密部署,堅持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兩手抓”“兩手硬”。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主持召開市政府黨組會和市政府常務會、今年首場政企“雙月”溝通座談會、到多地調研檢查複工複產時,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妥善處理好“抓防疫、抓生產”之間的關係,實現“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兩促進”。
2月19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於全力推動企業複工複產的通知》,不再執行企業複工複產報備製度,同時印發《市領導直接聯係服務企業開展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工作方案》,市領導分成8個組分別掛點8個縣(市、區)的部分鎮(街),全力推動企業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
一係列動作都在釋放一個強烈的信號:梅州市委市政府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開足馬力”推動複工複產。一方麵是加強防控疫情物資生產,更好地滿足本地和支持全省乃至全國的防控疫情工作需求;另一方麵是加快恢複正常生產秩序,增強社會各界信心,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平穩持續發展。
出政策,見行動
優化服務推動複工複產
各級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出政策、亮實招、優服務,紛紛采取措施為企業紓困,共同推動梅州企業平穩、科學、有序複工複產。
市政府於2月11日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複工複產的若幹措施》,從引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優化政府服務、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財政金融支持等18個方麵全力支持企業複工複產。
對於企業遇到的防護用品緊缺、原材料運輸不便等問題,市工信局、梅州高新區管委會等政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積極協調解決,並努力推動物資生產企業和上下遊配套企業加快複工複產。
我市人社部門利用“互聯網+就業”模式舉辦網絡招聘活動,共舉辦網絡招聘活動31場,發布1058家企業共計40259次崗位信息,保障節後企業用工和求職者就業需求。
為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和工作中遇到的涉稅難題,市縣兩級稅務部門在落實好上級政策的同時,出台20項措施“能免就免、能減就減、能扣除就扣除”,著力為企業減負。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紛紛迅速采取舉措,通過加大專項信貸支持力度、減費用降利率降低融資成本、寬限還款時限緩解還款壓力等方式,及時輸入金融“活水”紓困。
為助力地方穩外貿、穩增長,海關部門製定出台18條措施,主要從優化口岸通關效能、保障關鍵物資供給、支持關區企業複工複產、優化海關服務水平等四個方麵幫扶梅州在內的企業應對疫情困難。
圍繞企業防疫工作,衛健等部門積極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複工企業嚴格落實報備和“四個到位”“八個一”等要求。
信心足,幹勁大
企業“兩手抓”開足馬力生產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指導、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和協調下,企業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四個到位”“八個一”要求的前提下,科學有序複工,開足馬力複產。
2月9日,全市有59家企業已提前複工;2月10日,按規定企業可以正式開始陸續複工,當天全市有100多家企業複產。截至2月20日,全市累計複工複產工業企業80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344家,占現有規上工業企業總量的72.88%;園區工業企業404家,占現有園區工業企業總量的66.67%;省市重點項目複工33項。
省市在建重點項目有序複工。“我們已有100多名現場管理和施工人員陸續返崗。”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項目建設相關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施工進度相對有所放緩,但大家努力克服困難,在做足做細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開足馬力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努力打造優質工程、精品工程。目前,“客都人家”項目實景演藝1號樓、2號樓主體結構已完工,分別正在進行外牆塗料施工和演藝機械設備安裝;客鄉老街主體結構基本封頂,室內精裝修已進場施工;地下車庫區域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地下室土方回填基本完成;室外綜合管網工程完成20%;室外園林工程完成15%,各項建設均在有序推進。
18日下午,在塔牌集團蕉嶺水泥生產基地中控室,工作人員戴好口罩、忙碌地進行電腦操作,牆壁上遠程監控視頻顯示,基地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進行。“我們公司員工返崗率約90%,生產逐漸步入正軌。”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2月10日複工,目前水泥熟料6條生產線已恢複正常生產,熟料產量約3.7萬噸/天(折合水泥約4.6萬噸/天)。“受疫情影響水泥企業的生產經營麵臨一些困難。但是我們相信疫情過後一定能重振旗鼓,迎來新發展。”公司相關負責人充滿信心地說。
從事研發、生產、銷售“體外診斷儀器及試劑”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梅州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2月3日複工,員工返崗率近96%,因訂單激增正加大馬力生產,員工每天加班加點,每個月儀器的出貨量約300台,消耗品-試劑出貨量約15000盒,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各大醫院。
“隨著以後疫情逐步得到控製和緩解,我市工業經濟和項目建設將逐步企穩回升。”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大“省20條”“市18條”等惠企政策宣貫力度,繼續強化暖企服務,為企業複工複產創造良好條件;加快落實省級技術改造、設備事前獎勵等專項資金,跟蹤服務好107個“三個一批”重點項目和12個10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全力推動工業投資有效增長,千方百計促進我市工業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夯實基礎。(記者 嚴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