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加強師資力量 重振教育雄風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獻策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0-01-21 09:20:05  瀏覽:-
字號:

  教育事關國計民生,每當有事關“教育”的消息一經發布,就會收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教育是梅州曆久彌新的品牌,社會各界一直以來關注教育、支持教育發展,捐資辦學,獎教獎學蔚然成風。“兩會”期間,與會代表、委員們就辦好梅州教育,再振教育雄風建言獻策。

  我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535所,各級各類教育均衡發展。2019年,我市不僅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完成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出台《梅州教育振興五年行動計劃(2019-2023年)》等方針政策,教育項目建設也動作頻頻,啟動建設嘉應學院紫琳學院、梅州職業技術學院及元城小學等一批教育項目。

  以強師資造氛圍帶動發展

  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教育長李誌春一直以來關注教育,在分組討論中,他對再振梅州教育雄風表示密切關注,建議要從增動力、加壓力、造氛圍等方麵促進我市基礎教育的振興發展。“以‘名師工程’建設為抓手,建立由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3個類別和骨幹、高級、首席、標杆4個層次組成的評選辦法。”李誌春建言以考評體係為抓手,在全市推行“縣管校聘”這一契機下,進行逐級調整;擬定教師退出調整方式,讓不合格的教師暫時退出崗位,動力、壓力雙向發力,促進教育提質增效。

  民盟梅州市委會聚焦高中教育,此前組成調研組開展“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的專題調研,“兩會”期間提交了《關於推動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的建議》。該建議提出,在加大市縣兩級財政投入的基礎上,采取區域教育聯盟和校際合作辦學等方式支持和提升山區普通高中教育事業發展;鼓勵和支持普通高中突出特色內涵發展,打造教育品牌等。

  市政協委員、梅州市盛家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曾震宇聚焦梅州教育資源,提出建設梅州大學城的建議。建議由政府規劃、主導發展,用足用活用好蘇區政策,建設梅州大學城;在原有“教育家底”的基礎上,以內引外聯的辦學方式,與名校聯合辦學。

  建激勵機製調動教師積極性

  在重振教育雄風路上,“營造良好氛圍”、“調動教師積極性”也成為大家關注重點。李誌春建議,要建立科學的評選和激勵機製,“可每三年舉行一次,並設立名師津貼每月發放;也可成立以政府為主導的‘梅州教育振興基金’,以持續的激勵引發源源不斷的動力。”他還建議,以“客商大會”為平台成立“客商教育基金”,獎勵全市從事教育工作的優秀個人和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

  市人大代表、廣東合興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誌雲等5位代表共同提交了《關於建立和完善示範性高中教師激勵機製》建議。陳誌雲建議,各級政府通過加大教育資金投入,提高教師獎勵力度和福利,出台相關文件,引導社會、企業加入到振興教育的行列,留住教育人才。

  要為民辦教育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近年,我市民辦教育得到有效發展。2019年,全市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民辦中小學校有2所,批準籌設的民辦中小學有6所,正在推進一批、洽談一批項目。2019年全市教育大會強調要“大力推進社會化辦學”,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支持社會化辦學”,推進昭華教育城綜合體等項目建設。

  市人大代表、東山學校校長巫禮兵認為,民辦教育是對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在政策上要對民辦教育發展壯大給予支持與傾斜,鼓勵社會力量辦學、集團化辦學等措施將推動梅州教育向前邁出一大步。(煒梅 劉巧 潤濤 誌航 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