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軍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市七屆人大七次會議現場。(連誌城 攝)
(以上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昨日上午,梅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在梅城亮勝客家藝術中心開幕。市委書記、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陳敏主持開幕大會。市長張愛軍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本次會議應到會代表425人,實際到會代表394人,符合法定人數。
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是陳敏、王慶利、杜敏琪、黎健平、李遠青、曾小華、張映平、藍偉東、黃立強、黃文沐、陳曉建、楊芝春、吳澤桐、王海英、龍柯宇、朱國城、巫繁星、何海燕、陳誌文、林健雄、徐慶青、黃建庭、曾慶輝。
出席大會並在主席台就座的還有市委、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張愛軍、陳建青、吳曉暉、閆景軍、餘其豹、黃建固、彭延虎、陳俊欽、霍陽、張晨、寧惠軍、李忠良、韓小林、周秋明、曾祥海、馬誌元、陳元星、張文廣、陳誌寧,嘉應學院黨委書記吳琦、校長楊洲;老同誌楊增培、塗麟清、何萬真、何正拔、溫華光、李金元、古小平、李俊夫、曾超麟、李柏華,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劉思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吳少榮,以及主席團其他成員。
出席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列席大會。
上午9時,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
張愛軍在報告中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工作。他說,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省委省政府支持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加快推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麵落實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精神,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推動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3.4%。
張愛軍說,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認真落實“六穩”工作要求,推動經濟增長企穩回升;二是全力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發展條件進一步優化;三是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三年行動取得決定性進展;四是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創新發展活力動力不斷增強;五是加大統籌力度,城鄉協調發展有新進展;六是千方百計改善民生,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過去一年,我們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定製度自信,推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融合推進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讓廣大群眾感受到成果就在眼前、變化就在身邊。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落實“基層減負年”工作要求。認真抓好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專項整治。堅持向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市政協通報情況,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1件、政協提案276件,辦複率和滿意率均為100%。一年來,我們成功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係列重大活動;舉辦中國柑桔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暨梅州柚產業發展推進會、梅州市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中國梅州國際茶業精英峰會、2019梅州互聯網大會、第二屆國際院士醫學學術大會、世界長壽鄉生物與大健康高峰論壇、首屆中醫藥傳承創新峰會等。一年來,我們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紮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積極創建中國足球特區、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全市成功通過“世界長壽之都”認證。
張愛軍表示,過去一年,麵對各種老矛盾新問題,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關心厚愛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帶領下,攻堅克難、砥礪奮鬥、團結拚搏的結果。他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中央和省屬駐梅單位、駐梅部隊及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梅州發展的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並致以崇高敬意!
張愛軍說,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發展不充分依然是最突出的短板,當前正處在築底夯基、爬坡越坎的關鍵時期,穩增長任務十分繁重。主要表現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發展平台和要素保障不足,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執行力有待加強。
張愛軍說,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當前,我們正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支持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重大曆史機遇。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和《廣東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以及《廣州市對口幫扶梅州市助推老區蘇區振興發展規劃(2019—2025年)》,為梅州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注入了強大動力。我們堅信,隻要全市上下堅定信心、把握機遇,以實幹篤定前行,一件接著一件辦好自己的事情,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水平。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六爭六補”“123456”思路舉措,按照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的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立足北部生態發展區定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麵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社會事業全麵進步,確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4.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經濟增速;城鎮新增就業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3.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製在3.5%以內;完成省下達能耗雙控指標。我們將重點抓好十個方麵工作。一是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二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三是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園區經濟提質增效;四是聚焦打贏三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五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六是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建設“三宜”城市範例;七是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發展動力;八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築牢綠色發展屏障;九是建設文化名城,繁榮發展客家文化、紅色文化;十是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張愛軍表示,今年將繼續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是增加學前教育公辦學位供給。二是健全學前至普通高中各學段生均經費保障製度。三是深入實施“粵菜(客家菜)師傅”“南粵家政”和“廣東技工”工程。四是推進疫苗冷鏈配送和預防接種標準化建設。五是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補貼和殘疾人補貼等保障水平。六是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農村廁所、中小學廁所和城市廁所。七是進一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八是推進重點區域飲用水工程建設。九是加大食品抽檢力度和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十是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他指出,今年還將繼續抓好“六創建”工作。一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二是全域創建國家森林縣城;三是創建中國足球特區;四是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五是深化“世界長壽之都”創建;六是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
張愛軍表示,2020年是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我們將堅持目標導向,抓好“十三五”規劃最後一年的實施工作,確保圓滿收官。同時,著眼長遠,高水平編製“十四五”規劃,科學編製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引領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空間”科學布局、可持續發展。他說,做好今年各項工作,必須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我們將全麵加強黨的領導,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製度,切實把製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我們將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強依法行政,堅持依法審計,推進依法治統,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建設法治政府,推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將繼續把2020年定為“轉作風、抓落實”之年,弘揚蘇區精神和特區精神,激勵全市幹部勇擔當、善作為;我們將堅持廉潔從政,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馳而不息整治“四風”,樹立風清氣正的良好形象。
張愛軍強調,大道至簡,實幹為要。實幹方能贏得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勠力同心,銳意進取,真抓實幹,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開足馬力、不懈奮鬥,確保實現梅州蘇區振興發展步步高!
大會還書麵報告了梅州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草案的報告,以及梅州市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表決通過了市七屆人大七次會議選舉辦法和市七屆人大七次會議通過市七屆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社會建設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列席和受邀列席大會的還有:市人民政府組成人員;在梅州居住和工作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我市選出並在梅州工作的省十三屆人大代表,市人民政府直屬機構和中央、省屬駐梅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市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各縣(市、區)監察委員會主任或代主任;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紀委監委駐市人大機關紀檢監察組負責人;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副處級以上幹部。
大會還邀請了部分社會各界人士參加旁聽。(首席記者羅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