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有沒有關於旅遊產業等方麵的建議?”“我有!我認為可以通過眾投推動梅州文旅產業發展……”昨日上午,在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即席發言環節中,委員們踴躍發言,陸續拋出打造“銅箔之都”、統籌教師編製、旅遊產業發展等精彩話題。在每人短短的5分鍾發言時間裏,委員們說熱點、建諍言、獻良策,可謂“幹貨滿滿”。
新鮮話題 “銅箔之都”首次被提及
“發言開始。”大會主持人、市政協副主席韓小林話音剛落,台下市政協委員李凱順揮舞紅圍巾搶得頭籌,提出把梅州打造成為中國“銅箔之都”。
“銅箔廣泛運用於儲能設備等製造行業,需求量很大,國家每年的銅箔需求總量達到了60萬噸,該行業的持續發展能力很強、發展速度很快。目前梅州的銅箔產業產能達到6萬噸,占到國內每年總需求的1/10左右,可謂是‘分量’很大,具備發展基礎。”他建議,如果梅州下一步能夠進一步加大銅箔類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同時注重引進上下遊企業,建設好銅箔國家級檢測中心,加強相關人才培養,就能夠把銅箔產業做好,讓其發揮更大的效益。
瞄準細處 大班額問題再次被關注
市政協委員徐莉從細處出發,將視角瞄準到城區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她說,近年來城區中小學大班額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以梅江區為例,教育壓力依然很重,主要表現在中小學大班額比例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主要是梅州城區非當地籍的學生較多,每年還以均增1000人的幅度增長,學生流入量持續加大。對比來說,其它部分縣(市、區)則因為學生流出,造成教師編製空缺、空位較多的現象。”她希望,市直相關部門統籌兼顧好全市教師編製,調配好現有的教師存量,多向需求量大的地方傾斜,切實保障城區教育發展的質量。
現場關注 如何破解文旅產業發展難題
近年來,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發展,把旅遊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突破口和建設文化名城的主要內容。“現場有沒有關於旅遊產業等方麵的建議?”韓小林發出提問,市政協委員趙旭高舉右手予以回應。
“文旅產業是市委、市政府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係中的三大新興產業之一。我市文旅產業發展存在的財政缺乏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國企缺乏資金投資景區景點、民企缺乏資金提升旅遊項目等難題,該如何破解?”趙旭首先拋出一個問題。隨即,他表示,我市可充分發揮市政協企業家委員和社會資本優勢,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行業自律、社會力量參與”的發展機製,倡議企業家委員共同出資合作,撬動社會資本,以構建統一、規範、高效的文旅產業投融資平台為目標,以項目的戰略投資和有效實施為重點,以整合資源、資本運營為手段,通過創新模式實現眾人參與構建梅州“文化+”“旅遊+”“互聯網+”新興產業生態集群,全麵提升梅州文旅產業投融資能力和水平
追蹤熱點 心理健康不再隻是醫療問題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係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市政協委員們對於國民心理健康、精神衛生方麵也越來越關注,在昨日的大會現場,“心理健康”話題兩度被提及。
“我市首先要加強心理健康專家隊伍的建設,加大宣傳力度,消除偏見,多項並舉促進心理健康服務,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組織專業隊伍進學校、進社區、進單位開展健康教育培訓;第二,增加投入,切實提高從業人員待遇,吸引人才,逐步在當地實現’有名醫求,名醫可求’;第三,出台相關政策鼓勵扶持專科人員定向培養,全麵充實專業隊伍。”政協委員張誌勇說。(記者 劉潤濤 賴鋒 張柯 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