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涉及老區蘇區振興、交通設施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等
梅州團代表提交59件建議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0-01-17 11:18:44  瀏覽:-
字號:

  參加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的梅州團代表積極履行職責、踴躍建言獻策,至大會規定的代表提出議案截止時間,梅州代表團共收集、提交建議59件,主要涉及老區蘇區振興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麵。

  《關於優先支持設立梅州綜保區的建議》《關於支持老區蘇區農業企業融資的建議》《關於加大支持重點老區蘇區工業園區平台建設的建議》《關於設立老區蘇區產業發展扶持基金的建議》……梅州團代表從產業布局、金融創新、國家級平台建設等方麵入手,圍繞如何加快梅州蘇區振興發展積極建言獻策。鍾光靈代表認為,梅州綜保區設立的條件已基本成熟,綜保區若早日獲批,將有助於梅州補上國家級發展平台不足的短板、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促進粵東西北地區協調發展。張裕代表建議省委、省政府設立老區蘇區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專門用於扶持老區蘇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產業發展,推動偏遠落後地區工業產業轉型升級。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大力推進廣東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加快完善高快速交通體係。梅州團不少代表也建議要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陳公顏代表提交的《關於加快推進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鐵路立項建設的建議》中提出,請求省將該項目調整列入“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實施項目,同意潮(州)梅(州)進一步推進項目可行性研究等立項前期工作,明確項目建設模式和出資比例,適時開工建設。淩育雙代表表示,加快推動瑞梅鐵路項目建設,將有效承接贛南、閩西輻射,進一步發揮梅州市位於三省交界的區位優勢。

  如何加快推進“一核一帶一區”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也是梅州團代表關注的重點。陳紅旗代表表示,省委、省政府提出北部生態發展區要實現與“一核一帶”的差異化發展,但與“一核一帶”相比,“一區”還未有具體支持政策,建議省政府在體製機製、生態補償、轉移支付等方麵加大扶持力度,縮小生態發展區與大灣區、沿海經濟帶的發展差距。黃誌超、李亮海代表則建議,構建跨界流域聯防聯控聯治機製,建立省內韓江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補償機製。

  在醫療、教育等群眾普遍關心的民生領域,梅州團代表也提出了不少建議。曾江林代表建議,從支持機製、人才培養等方麵,進一步加強完善以中醫院牽頭醫聯體建設,建立分級診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診療模式,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楊亞文代表認為,要優化調整高職教育與普通高校的分配結構,在製度設計、政策引導、資金投入上進一步向粵東西北地區高校傾斜,形成常態化幫扶機製,推動我省欠發達地區高職教育加快發展。

  此外,梅州團代表提交的建議還涉及民營企業、農業農村、消費扶貧、漢劇振興等多個領域。一件件建議都飽含著代表們的責任和熱情,承載著梅州人民的期盼和重托。(特派首席記者鍾智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