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堅定為民之心 凝聚振興之力
——梅州市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綜述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0-01-12 15:07:35  瀏覽:-
字號:

  “真沒想到隻用了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營業執照、公章刻製、發票申領、水電預約報裝辦理,並且沒花一分錢,太方便了。”五華縣梅香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古先生表示,此前辦理這些業務起碼需要5天時間,現在得益於企業開辦“綠色通道”的設立開通,辦事效率完全不一樣了。

  古先生口中的“變化”,是我市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成效之一。去年9月以來,全市8個縣(市、區)、108個副處級以上市直單位及其下屬單位、8034個基層黨支部共24萬多黨員參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學和做結合,把查和改貫通,聚焦實際找差距,真刀真槍抓整改、補短板,凝聚起推動梅州蘇區振興發展的力量。

  強化學習教育

  深學悟透守初心

  我市主題教育工作謀劃早、起點高。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6月初我市便啟動籌備工作,成立了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組織各級黨委(黨組)圍繞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組織領導5個方麵全力“備考”。去年9月10日,全市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標誌著我市主題教育正式啟動。市委把抓好主題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研究製定了全市實施方案和係列工作方案,市委領導班子示範引領全市上下開展主題教育。

  作為開展主題教育的關鍵環節,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是必不可少的。市領導以身作則、率先示範,利用一周時間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研討,原汁原味、原原本本領學帶學規定篇目,深入理解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

  為了進一步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心、走實,葉劍英紀念園、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中央紅色交通線、李堅真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新建的市級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館、“黨史、新中國史”主題展館等平台,都成為我市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載體。此外,我市還啟動了新一輪革命遺址大普查工作。通過革命傳統教育、主題黨日等多種形式,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銘記光輝曆史、傳承紅色基因,進一步深刻感受老區蘇區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貢獻,增強了初心意識。

  深入調查研究

  找準問題謀對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始終將調查研究作為主要抓手和重要突破口,市領導率先帶頭確定選題、開展了深入的調研,通過多種形式的調研,聚焦群眾關心關切、瞄準亟待解決的存量問題,推動主題教育取得紮紮實實的成效。

  市委書記陳敏以身作則,先後到興寧、五華、大埔等縣(市)開展調研,對梅州融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需要解決的交通、產業、生態、城鄉聯動機製等突出問題,進行“實景式”了解和“前瞻性”規劃,提出11條思路舉措,目前正在推動實施。

  據統計,市“四套班子”成員帶頭確定23個調研選題,全市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共確定860個調研課題,涵蓋黨的建設、融入大灣區建設、加快鄉村振興、推進脫貧攻堅、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農產品物流業、推進城市更新和“三舊”改造、深化“數字政府”改革、傳承客家文化、深化平安梅州建設、解決交通擁堵等事項。針對調研報告梳理的問題,我市各級各單位製訂問題彙總表,提出整改問題舉措,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限時解決、定期督辦,至目前共解決問題680多個。

  勇於刀刃向內

  真刀實槍抓整改

  市水務局組織開展農村飲用水水質超標調研,梳理出興寧市5個村(點)飲水型氟超標問題, 並通過規劃建設3個飲水工程加以解決;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推行企業開辦“無費市”, 實現在梅辦企全過程零成本,率先在粵東西北地區實行企業開辦全市範圍“無費”;市市場監管局通過線上線下流程優化再造,對開辦企業時間和流程作進一步壓縮規範, 企業開辦時間由“5個工作日”向“1個工作日”提速,實現新開辦企業當天開業、當天領章、當天領票、當天經營……

  在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我市結合中央和省委確定的8個專項整治內容,圍繞群眾反映的難點、痛點,聚焦廣大市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提出了專項整治“1+8”工作方案,市紀委監委、市委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委政法委等牽頭單位製定了專項整治清單,列出31項重點任務、117條措施、52個責任單位,實行掛圖作戰、銷號管理。

  在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方麵,市委辦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以狠抓“基層減負年”決策部署落實為切入點,全麵整治“文山會海”,2019年市級層麵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從上年的214項壓縮到39項。在整治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方麵,市紀委監委緊盯群眾關切的痛點、難點、焦點,受理扶貧領域違紀違法問題線索239條,立案147件,黨紀政務處分90人……據悉,在主題教育專項整治中收集的401項突出問題,由市縣兩級領導幹部掛點整改,各單位牽頭實施整改,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切實擔當作為

  實心實意解民憂

  通過開展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整改落實來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是主題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隻有在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將為民謀利作為重中之重,才能結出“積跬步以至千裏、積小流以成江海”的發展碩果,才能真正取信於民。

  “小區改造換新顏,管線規範地下牽……黨的幹部謀民福,環境提升眾心歡。”在梅江區江南街道新中苑小區,退休老黨員陳紹榮為老舊小區改造後的“高顏值”寫了一首詩。“小區改造,市區領導都來現場調研,上門征求大家意見。大家說,以前都是從電視上認識領導,現在是領導經常在家門口。”陳紹榮說,在新中苑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許多領導幹部真正落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要求,紮根一線真抓實幹,是真正為民謀福祉的好幹部。

  打通連接市人民醫院與環市路的“生命通道”、客都大橋連接線、客都小學“求學路”等10多條長期懸而未決的斷頭路;拿出江南地區最核心的40畝土地,投入5億元新建小學和幼兒園,新增2000多個學位,解決城區大班額問題;全額資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員100%參加醫保,開通困難群眾就醫“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始終堅持利民為民取向,在惠民理念上下功夫,在求深入上做文章,在廣覆蓋中見成效,千方百計謀利民之策、促惠民之舉,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持續提升了主題教育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

  初心永記,使命在肩。主題教育雖即將告一段落,但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夯實黨執政基礎的“梅州實踐”仍在持續,必將在實現梅州蘇區振興發展的新征程上,凝聚新的更大力量!(本報記者 劉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