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走進基層培訓基地看市供銷社助力脫貧攻堅行動
美食“撈”扶貧 致富有“錢景”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0-01-08 09:26:20  瀏覽:-
字號:

  搭建“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高端發展合作平台,打造2個縣級基層培訓基地,建立21個食材生產供應基地,組織“粵菜(客家菜)師傅”培訓274人次……這是市供銷社係統“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年度成績單。其中最為矚目的,是一批貧困戶直接或間接通過“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或掌握傍身之技,或有穩定銷售渠道,在脫貧奔康的大道上加速奔跑。

  強化技能培訓

  實現以技脫貧

  去年10月至11月,市縣供銷合作社會同蕉嶺縣人社局、縣教育局在蕉嶺舉辦了2期“粵菜(客家菜)師傅”技能培訓班,為63名學員上課的是客家菜名師、國家技能大師陳鋼文。

  這是陳鋼文團隊送教下鄉活動的一個縮影,也是市供銷社係統積極推動“粵菜(客家菜)師傅”技能人才培養的剪影。

  五華縣大昌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是供銷社合作建立的“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之一。“第一期學員中有3名是貧困戶。”校長溫文峰介紹說,考慮到貧困戶來往縣城培訓不方便,接下來將由當地人社部門牽頭,組織培訓力量進村舉行各種技能培訓,提高城鄉勞動力和貧困戶的勞動技能,推動“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全家脫貧”。

  搭建供需平台

  促進精準扶貧

  經過近一年的培育,去年10月,市農業農村局和市供銷合作社聯合遴選了一批 “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食材供應基地,大埔縣斯紅山羊養殖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69歲的大埔縣青溪鎮祝豐村村民丘登芳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去羊圈裏看看自己養的幾頭羊。幾年前,由於妻子患病需要巨額醫藥費,自己耕田又沒有收入,丘登芳家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就在生活舉步維艱之際,他受到了扶貧幹部的關注,並在扶貧資金的支持下得到了3頭羊羔。

   “扶貧幹部們幫我買了羊,羊養大了可以賣給斯紅山羊養殖有限公司,一斤30元,平均一頭羊能長到50多斤,我最多的時候養了17頭羊,賣羊得到的錢都是我的收入。”丘登芳說,自己年紀大了,能夠在家門口做一份工是非常幸運的事情。得益於養羊,他成功脫貧。

  市供銷社係統已建立“粵菜(客家菜)師傅”特色食材供應基地(供應點)21個,帶動23個專業合作社(企業)生產特色食材,並建立了完善的梅州客加味道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鮮特色食材供應基地線上平台和梅州嘉潤農產品有限公司幹品食材供應基地線下平台,形成循環互補的健康長壽食材供應體係。市供銷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實施“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產業鏈方麵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食材產業,全力搭建“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供需對接平台,推動本地優質食材進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供應市場,從而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和貧困戶創業就業,促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記者 張 柯 梅州日報記者 劉潤濤 賴 鋒 通訊員 謝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