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田間地頭深調研 敞開大門聽民聲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9-11-08 10:35:10  瀏覽:-
字號:

  梅州市在主題教育中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從實際出發,用好“四麵鏡”,把學和做結合起來,把查和改貫通起來,邊調研邊檢視邊思考邊改進,努力摸清摸透情況、找準找實問題、補齊補強短板,使主題教育真正成為推進重點工作、破解發展難題、增進人民福祉的過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成效。

  用好“聚焦鏡”緊盯“重點焦點”

  實現以學促研

  我市在主題教育中始終牢牢把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在深入開展學習教育的基礎上,緊扣主題主線,立足城市定位、發展全局和自身職責明確調查研究方向,聚焦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關於老區蘇區工作重要論述精神指導進行選題,確保調研不散光不跑偏。

  據了解,市“四套班子”成員帶頭確定23個調研選題,全市各級領導幹部共認領835個調研課題,涵蓋了加強黨的建設、服務融入大灣區建設、加快推動鄉村振興步伐、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深化“數字政府”改革、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等事關重點工作推進、城市發展難題破解、社會民生事業發展的事項,共同探索推動蘇區振興發展的“梅州路徑”,著力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促進梅州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用好“顯微鏡”緊盯“基層一線”

  確保摸清情況

  把“辦公桌”搬到項目現場、生產一線、學校醫院、田間地頭,零距離訪民情聽民意、查問題剖根源,是研究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良方。日前,我市各級領導幹部圍繞調研選題,聚焦發展堵點、民生痛點、治理難點,深入基層開展調研。

  日前,市委主要領導走進省定貧困村、鎮救助服務站等地,與駐村幹部、困難群眾“坐一條板凳上”談心,推心置腹、暢所欲言,共同探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織密紮牢民生保障“安全網”、推動產業扶貧轉向產業振興等問題和措施。

  圍繞一係列“切口小、立意大”課題,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調研組開展“蹲點式”“暗訪式”調研。近日,調研組提出的在梅水路加裝路燈、科學設置斑馬線等十幾條建議,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並轉化為惠民便民的好措施。

  在市領導的引領帶動下,全市各級領導幹部深入1000餘個重點點位,全麵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題梗阻,推進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重要環節的突破。

  用好“透視鏡”緊盯“問題根源”

  做到即知即改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不久前,梅州機動車駕駛人學員增多、考試場地不足、考試學員數量時有積壓的問題反映到了相關部門。市公安局領導班子迅速對機動車考試中心進行專題調研。根據調研結果,公安局製定了考試業務下放縣級考場的具體政策,並大力推進縣級考場的工程建設,使各地學員實現“家門口”考駕照。這種變化讓群眾感到放心、舒心。

  入戶走訪、交流座談、個別訪談、發放征求意見表、在政府網站設立回應群眾關切專欄、上線行風政風熱線……各級各部門堅持邊調研邊檢視,“敞開大門”搞主題教育,讓群眾的意見建議聽進去有落實,讓群眾的反映投訴走進來有回應。

  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各級領導班子及成員按照“四個對照”“四個找一找”要求,結合對照黨章黨規找差距專題會議,全方位透析檢查,共查擺問題4069個、製定整改措施5403條,逐項逐條列出清單推動問題解決,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改到人民群眾滿意為止。

  用好“望遠鏡”緊盯“長效機製”

  做好成果轉化

  對照調研檢視出的短板差距,逐條梳理分析,建立目標、措施、時限、責任、督查五位一體工作清單,我市著力把探索形成的經驗做法上升為科學管用的製度機製,把問題對策總結提煉為推動梅州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體係和工作舉措,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

  向持續改革要強動力,向為民情懷要獲得感。近兩個月來,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率先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製度創新經驗、全力推進提升一批老舊社區人居環境、連通一批道路、完善一批交通信號燈等“十個一批”城建民生事項……事關城市發展、民生福祉的大事一件件落實。

  各級幹部正在持續不斷的調研檢視中漸進地認清客觀事實,通過深入改革,創新謀劃,為地方的進步、群眾的滿意夯實製度基礎,擴寬渠道方法,捋清發展思路,探索突破路徑。(記者 楊敏 通訊員 藍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