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百米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9-12-09 10:05:12  瀏覽:-
字號:

  首屆中國基層領導力論壇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9)年會7日在梅州召開。來自全國領導科學界的專家學者和各地黨政機關、企業界代表等約200名嘉賓齊聚梅江區,深入探討新時代中國特色領導科學和領導規律,共同研討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力,助推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經驗分享

  治理重心下移

  黨建項目加持

  “在梅江,哪裏有社區,哪裏就有黨的組織;樓盤建到哪裏,黨建工作就覆蓋到哪裏,形成了城市黨建區、街道、社區、樓宇四級架構……”論壇上,本屆論壇的“東道主”梅江區作為三個先進典型經驗代表之一,分享了梅江區基層領導力建設經驗。

  在城市黨建中,江南街道梅新雅苑小區成立小區黨支部並組建“紅色業委會”,解決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三角鎮成立商圈黨委並建立商務樓宇黨小組,為黨聯係非公企業、社會組織搭建起溝通橋梁。在農村黨建中,梅江區機關黨支部與村級黨組織結對共建,合力助推鄉村實現美麗蛻變……一個個基層治理的成果,為嘉賓展現了多層次、多形式的街道、鄉村和社區群眾組織。

  近年來,梅江區將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把治理重心從鎮(街道)往村(社區)下移,推動黨的建設在社區落地生根,既提升了社區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和組織力,又推動了區域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基層實戰

  用心用情用功

  知民需解民急

  “環境髒亂差、孩子異地就讀……無論大事小事,隻要群眾有需要,社區幹部都會幫忙解決。”敖莉萍是梅江區金山街道小溪唇社區黨委書記,她所在社區有不少來梅安家的新疆維吾爾族人,“因語言、文化、習俗等方麵的差異,他們一開始難以融入社區集體”。為此,小溪唇社區黨員幹部多次入戶走訪,幫他們解決急事要事,耐心溝通,用心用情用功拉近雙方距離,促進社區和諧發展。

  梅江區的商圈黨建還如火如荼地向基層“突圍”。“通過企業幫扶共建,梅江區的灣下村、幹光村、紮上村等6個村近2000戶村民相繼接入了網線,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信息時代帶來的便利,打破了‘大山深處無網絡’的困境。”梅州明煜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朱誌明說,通網後,公司還在各村配置服務點,引導村民上網,操作電商平台,使得村裏的土特產銷售打開了“網上通道”,助推鄉村振興。

  嘉賓點讚

  基層領導力強

  成效體現顯著

  “我認為,梅江區在基層領導力體現尤為顯著。”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孫慶聚說,這是他第三次來梅州,活動中身穿誌願者馬甲的黨員幹部、“一對一”對接聯絡工作這兩個細節,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梅江區在基層治理提升等方麵做了大量紮實的工作,是個典型的示範區。世界客都和詩畫梅江的城市溫度,也從基層治理這個大文章中體現了出來”。

  為什麼選擇在梅江區舉辦首屆中國基層領導力論壇?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領導科學》常務副社長兼總編輯曾業鬆給予了解答。曾業鬆表示,與浙江諸暨“楓橋經驗”和北京基層治理重心放在街道、鄉鎮的“最後一公裏”不同,梅江區把基層治理重點放在社區——基層治理的“最後一百米”。“梅江區的基層領導力和基層治理提升深入且有成效,形成的‘梅江經驗’,具有極大的推廣和借鑒價值。所以,我們決定在梅江區舉辦首屆論壇活動。”曾業鬆說。

  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劉峰看來,基層領導力具有雙向性,領導力不是領導者個人的能力,而取決於大家對領導者的認同和信任,“我聽了梅江區基層治理經驗後有很大的啟發,黨建引領充分調動了鎮(街道)、村(社區)甚至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了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形成”。(記者 林婉萍 江 嬋  特約記者 曾仕謙 鍾偉才 魏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