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做強文旅產業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9-12-11 09:59:25  瀏覽:-
字號:

  日前,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在我市首演,正能量的劇情、氣勢磅礴的舞美、震撼人心的音樂、生動精彩的表演叫座又叫好,刷屏朋友圈,社會、經濟效益雙提升。

  這部精品力作的成功製作,是我市盤活紅色文化,深入發展全域旅遊,助推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成果體現。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市委“123456”思路舉措,圍繞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係,以生態為引領,以綠色、紅色、古色文化為依托,聚焦山水旅遊、生態旅遊、紅色旅遊、新農村旅遊等,統籌推進了梅江韓江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建設,打造了一批國家級重點項目,發揮全域旅遊發展引擎,做強文旅產業。

  今日,閩粵贛十三市黨政領導第二十三次聯席會議在雁南飛圍龍大酒店開幕,活動將持續至13日。在此期間,來自閩粵贛十三市的黨政領導嘉賓將圍繞“深化文旅產業合作、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主題,進一步交流探討我市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方向和前景。

  ■融合下功夫,形成“三產”文旅大產業體係

  “玉水村是我們有名的廚師村、美食村,早上我們先到那裏吃地道的客家美食,順便欣賞新農村田園風光;下午準備去逛逛圍龍屋,感受客家建築文化;晚上看一場漢劇演出,一睹南國牡丹的獨特魅力。”市民黃美霞一邊驅車前往玉水村,一邊向身旁好友說道。

  這是黃美霞特意為遠道而來的好友安排的“梅州一日遊”路線,她告訴記者,以前最苦惱是朋友來不知該往何處帶,現在風景秀麗、特色凸顯、人文底蘊深厚的景點、景區信手拈來。

  與黃美霞擁有相同感慨的市民不在少數,這有賴於近年來我市全麵鋪開全域旅遊發展,大力推進旅遊與工業、農業、體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農村的融合發展。

  目前,我市精心培育的梅江客天下、梅縣雁南飛、興寧熙和灣、豐順鹿湖溫泉、大埔百侯名鎮、蕉嶺長潭、平遠五指石、五華漢光超順等一批項目建設,大埔北塘村、平遠梅佘村、興寧東升村、蕉嶺九嶺村等鄉村旅遊“新秀”紛紛“走俏”市場,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旅遊大產業體係基本形成,有力推動了全市旅遊實體經濟的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九月,我市今年接待旅遊總人次3620.02萬人次,同比增長8.3%;旅遊總收入382.04億元,同比增長9.55%;3A以上景區共有33個,位列全省第二,高等級酒店數量居粵東西北地區前列,全市旅遊業累計直接就業約10萬人,帶動就業約27萬人。旅遊主要指標綜合考評從2013年開始,我市連續五年居粵東西北12市第一名。

  ■文旅育亮點,大項目引領打造“一縣一特色”

  今年5月,計劃總投資50億元的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項目在梅縣區丙村鎮正式動工。該項目地處梅縣區核心區域,周遭葉劍英故居、國家5A級景區雁南飛、4A級景區雁山湖紅色生態圈緊鄰,人文、地理、交通區位優越,是我市打造全國精品樣板、行業標杆的典範項目。

  “作為省重點項目和2019年梅州市11個重點工作之一,‘客都人家’項目對於我市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名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包括客鄉老街+客家大型實景演出、五星級悅麓度假酒店、文旅創意產業園及康養社區四大板塊,建成之後將集文化展示、實景演出、民俗體驗、健康美食、休閑度假功能於一體。

  此外,依托梅江韓江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帶大項目,我市堅持以“一縣一特色”為布局理念,充分挖掘大埔人文特色、蕉嶺長壽文化特色、梅縣“國際慢城”特色、梅江區客家文化休閑地特色、豐順溫泉特色,以及平遠以五指石風景區為著力點,打造生態特色。(記者 林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