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到梅州高新區調研,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搶抓“雙區”建設、全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等重大機遇,立足生態發展區定位,堅持綠色創新,夯實產業載體,加大招商力度,全力以赴加快綜合保稅區和國家級高新區、經濟開發區申報創建,為推動我市工業經濟和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張愛軍一行先後來到梅州綜合保稅區、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廣東梅州原液提取基地、萬寶電器、廣藥采芝林梅州中藥產業服務基地、廣東金海康醫學營養品公司,仔細察看項目規劃建設、企業生產經營等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聽取綜保區和國家級高新區、經濟開發區申報創建進展工作,以及園區招商引資、土地收儲、重點項目推進工作情況,並研究解決有關問題。
張愛軍表示,今年以來,各級各部門搶抓政策機遇,紮實推進綜保區和國家級高新區、經濟開發區申報創建工作,成績值得肯定;梅州高新區(廣梅園)近年來有力有序有效推動園區提質增效,創新科技要素加快集聚,工業園區和產業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
張愛軍強調,申報綜保區是我市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實現蘇區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組織專班跟進,強化人員配置,加強溝通協調,完善工作方案,爭取早日獲批。要圍繞“一年內封關運行”的目標,倒排工期,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盡快讓綜保區運行步入正軌;要緊扣綜保區定位,加大招商力度,重點發展加工貿易出口企業;要立足全市外向型經濟發展,深入係統研究,進一步優化管理,建立健全高效順暢的管理體製機製;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快解決用地、資金等瓶頸問題,確保成功創建。
張愛軍強調,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是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支撐。要繼續實施“以升促建”行動,聚焦“兩年內成功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的目標,對標對表評定條件,加快補齊各項短板,以更有力的措施吸引高新技術企業、科研人員、研發中心的集聚,營造吸引高新技術產業和人才集聚發展的良好環境。
張愛軍強調,梅州高新區是我市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力軍。要緊盯項目,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持續在招商引資上用力,突出以商招商,用好廣州國企力量,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同時加大對已對接項目的跟進力度,做到一跟到底;要加快完善水、電、氣、熱、冷和環保等基礎設施配套,夯實園區基礎;要抓好園區土地收儲工作,為項目盡快落地提供用地保障;要持續優化服務、提高辦事效率,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扶持企業做強做大。
張愛軍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堅決落實國家和省關於加強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按照廣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加強與廣州對口幫扶團隊的對接溝通,做好新一輪對口幫扶的頂層設計,借鑒深汕合作模式,探索適合梅州的發展道路,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梅州蘇區振興提供堅實基礎。
市領導吳曉暉、劉棕會參加活動。(首席記者羅誠浩 通訊員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