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梅州開新局
利益聯結機製實現多方共贏
我市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讓貧困戶共享發展紅利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9-07-29 11:35:16  瀏覽:-
字號:


金綠公司肉鴿養殖基地幫助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圖片來源:梅州日報,林翔 攝)

“種鴿、飼料、銷售都不用自己操心,足不出戶就可以賺錢,又能夠照顧殘疾的母親和生病的妻子,每年還有3000多元分紅。”說起養鴿子,興寧市龍田鎮羊嶺村貧困戶賴茂坤的語氣都高了一個調。因為靠著養鴿子的銷售收入和入股分紅,他終於可以支撐起母親和妻子的治療費用了。

賴茂坤的“底氣”,得益於梅州市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綠公司”)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製。近年來,我市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圍繞“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與貧困戶利益共進退”這一主題,因地製宜建立帶動關係,因戶施策選擇聯結機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扶貧產業園+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鎮村黨政+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政府+銀行+企業+合作社+農戶”“旅遊+農業+農戶”等5種利益聯結機製,讓貧困戶實實在在分享到了產業發展的紅利,實現穩定增收脫貧。

養好小鴿子

探索利益聯結新模式

記者所乘坐的汽車還未駛入大門,就聽到了一陣陣“咕咕、咕咕”的鴿子叫聲。這是粵東地區最大的肉鴿養殖基地——金綠公司肉鴿養殖基地的一派熱鬧景象。

從興寧市龍田鎮羊嶺村、碧園村到龍田鎮、黃槐鎮,再輻射至整個興寧市,金綠公司自2016年走上精準扶貧道路以來,目前已是第三輪合作,成功帶動507名貧困戶增收脫貧。2017年至2018年,每戶貧困戶產業項目收益達到了6300元以上。

據金綠公司總經理陳偉波介紹,公司實行“行業協會+政府部門+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貧困戶”七位一體的發展模式,以國家級示範社——興寧市金鴿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主體,不斷完善股份合作、“保底收益+按股分紅”、扶貧資金返還等利益聯結機製。“除了為貧困戶提供種鴿、飼料和統一的技術指導、保價收購,公司還拿出10%的收益分給貧困戶,並按比例返還本金。”陳偉波告訴記者,利益聯結機製推動了貧困戶與產業的有機銜接,實現貧困戶增收、產業發展。

至去年底,金綠公司的精準扶貧已拓展至興寧全市的35個省定貧困村,還建立了長達20年的合作機製。據陳偉波介紹,合作由興寧市對口幫扶單位投入240萬元建設10個車間給貧困戶養殖種鴿,金綠公司則進行種鴿、飼料、技術和銷售的統一管理。合作期間,金綠公司每年將拿出部分的收益分給貧困戶,並承擔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責任。

打通利益鏈

鋪就多方共贏致富路

金綠公司的發展模式,是我市建立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與貧困戶利益共進退聯結機製的其中一個典型。2016年以來,我市按照“八項工程”“五個一批”部署,因地製宜,因人施策,深挖特色傳統產業,開發新興優勢產業,至目前已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13193個,讓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實現“脫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據市扶貧工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大力推行“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扶貧產業園+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鎮村黨政+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政府+銀行+企業+合作社+農戶”“旅遊+農業+農戶”等5種產業融合利益聯結機製,以合同形式確定貧困戶與龍頭企業的責任、權利和利益分配,確保實現產業發展、企業提效、貧困戶增收的多方共贏目標。

在打通利益鏈的同時,我市還切實做好技術鏈、產業鏈、供應鏈、銷售鏈等方麵的工作,調動一切社會資源推動扶貧產業發展,基本形成了以鎮、縣為單元,統籌推進產業扶貧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工作格局。據統計,2018年,我市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在扶貧產業中的人均收入達到2032元,扶貧產業真正發揮了“造血”功能。(記者 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