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以“規範、精準、卓越”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梅州國際院士醫學學術大會在世界客商中心舉行。此次大會特邀葛均波、張學敏、鍾世鎮、夏鹹柱、於金明、李兆申等6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精準醫療、科研創新、人工智能等醫學熱點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共享前沿資訊,共探發展趨勢。
與會院士和專家學者對梅州高度重視精準醫學、規範醫學表示讚賞,希望梅州以創建“衛生強市”、建設“健康梅州”為抓手,傾力打造醫療高地,奮勇攀登醫學高峰,精心護佑百姓健康,將“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的品牌越擦越亮。
規範發展提高服務效率
今年8月,廣東省三級綜合醫院DRG能力指數出爐,梅州市人民醫院各項指標均名列全省前十,總權重數居全省第3。“這是醫療界最專業、最權威的醫療服務管理和評價工具,有力地說明了我院的綜合能力,而規範診療和學科建設,則是取得這一成績的重要措施。”梅州市人民醫院院長鍾誌雄告訴記者,該院目前設有115個臨床醫技科室、12個醫學中心,擁有1個省醫學特色專科、11個省臨床重點專科,16個學科全部進入全省18個學科20強排行榜。
這一組數據,為梅州市人民醫院的規範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市人民醫院近年來陸續將藥品、耗材、醫保等納入臨床路徑管理,不斷充實臨床路徑管理內涵,目前已有68%的住院患者實施了臨床路徑,路徑完成率達93%,成為規範診療的重要抓手。
醫療流程也是醫院規範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經多年大刀闊斧的改進,市人民醫院的服務效率大幅提升,如今的平均住院日已下降到6.7天左右,在全國名列前茅。
精準治療守護百姓健康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也不可能有兩位完全相同的病人。所以,治療方法、用藥劑量需‘因人而異’。”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說,未來將通過基因檢測、大數據分析等,因人而異為每一位病人提供最精準、最有效的醫療解決方案。
2018年底,全國首個精準醫學與臨床轉化研究省級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客家人群精準醫學與臨床轉化研究重點實驗室落戶梅州市人民醫院,並在國內首次建立了針對客家人群的藥物代謝基因組學大數據。據統計,市人民醫院目前已開展了百餘項精準檢測項目,完成了40多萬例高質量的基因檢測,在大數據之下,粵閩贛邊區的患者在梅州能夠得到優質的精準診斷、精準篩查和個體化用藥指導,不再需要遠赴廣州。
作為醫學的前沿理念和發展趨勢,精準醫療也包含精準治療和個體化治療,而市人民醫院擁有的頂尖醫療設備,便成為臨床上精準治療最強大的硬件支撐。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學敏表示,現在醫學界對腫瘤的認識已經從單純的細胞水平、基因突變水平,上升到了免疫水平,接下來還會進入第四個階段,這也將促使精準治療產生革命性的變化。
卓越人才助建健康梅州
2018年,我市召開了第一屆中國梅州國際院士醫學學術大會,同時在市人民醫院設立了梅州市醫學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夏鹹柱、於金明受聘為客座教授和名譽主任,其中夏鹹柱、於金明還在醫院設立了院士工作站。在院士專家們的帶領下,市人民醫院已經參與了葛均波、韓雅玲、高潤霖等院士主導的多中心研究,還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科技部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子課題。
在卓越人才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的強力加碼下,我市的健康事業動作頻頻、碩果累累。昨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梅州國際院士醫學學術大會,更是為我市醫學規範化、精準化發展注入了一股新的強大動力。“院士專家們的講座內容非常貼近臨床醫學,我感受很深。”大埔縣中醫醫院內科主任黃鑫華告訴記者,作為一位山區基層醫生,平時很難有機會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到國際前沿知識技術,這帶給他的不僅是對一個具體課題的深入了解,更多的是醫學理念、思維係統的更新換代。
“梅州已逐步建立起一個優秀的醫療團隊,山區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希望自己能夠將最新的醫學理論、診療技術帶給大家,助力健康梅州、長壽梅州建設。”中國工程院院士鍾世鎮告訴記者。(本報記者 劉 巧 林玉瑩 見習記者 林 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