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至9日,中國柑桔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暨梅州柚產業發展推進會在梅縣區召開,今年會議主題為“推動柑桔(柚果)產業提升、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一批來自國家柑桔產業技術體係的專家學者齊聚梅州,為梅州柚產業把脈開方、建言獻策,上演了一場“頭腦風暴”。
優源頭,提升產業質態
十年間,中國柑桔學會理事長鄧子牛曾數次考察梅州柚產業,為梅州柚的無病毒苗圃基地選址。“如今,梅州柚不僅擁有了較為成熟的無病毒苗圃基地,還發展了蜜柚種植、引進了糖度檢測設備、探索了柚果精深加工……真是日新月異,成果喜人。”
鄧子牛指出,目前柚子在全國柑桔市場占比約14%,僅梅州、福建及湖南等少數地區可規模種植,足見“梅州柚”的市場競爭力強,發展潛力巨大。梅州政府和人民數十年的堅持不懈,為梅州柚產業夯實基礎,但下一步如何走?他與許多專家都認為,要聚焦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首要的是從生產源頭著手,特別是栽培與防病。“廣東柑桔產業發展的主要堵點在於黃龍病發病率高,所幸梅州在防控黃龍病上力度強勁,梅州柚、平遠橙均較早建立起無病毒苗圃基地,值得稱讚。但仍需進一步完善綜合施測的防監控體係,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鄧子牛說。
針對年輕勞動力大量外出,未來柚果種植業可能麵臨勞動力短缺的現狀,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彭抒昂、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洪添勝均認為,“機械化、輕簡化”是梅州柚產業提升的必由之路。洪添勝指出,目前梅州柚的機械化投入還不算高,可以依托省級農業產業園的補貼政策,幫助農民家庭普及輕簡化器械,另外可通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業資本引入,實現規模化的器械生產。 彭抒昂則表示,在梅州柚未來的種植中,成排成列的規劃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農民勞動強度。
8日下午,在梅縣區金柚產業園柚果商品化處理廠目睹現代化設備後,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研究員吳厚玖對梅州柚在精深加工的探索給予肯定,他建言:“梅州柚產品要往高檔的全果資源化利用方向發展,從花到果、從裏到外,分門別類研究開發,如提取香精油、柚苷、果膠等,還要體現營養價值、做出柚果特色。同時政府要當好協調者,充分支持企業對精深加工產品的研究開發,製定合理規則幫助企業和農民建立和諧共贏關係。”
強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8日上午,國家柑橘產業技術體係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祁春節現場發布《梅州柚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祈春節評價:“該規劃對梅州柚果產業的未來進行全麵布局、分片謀劃,對促進梅州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
當前,梅州柚果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如何“塑造品牌”,是鄧子牛、祈春節等知名專家在采訪中談論最多的話題。鄧子牛認為,市場開拓和品牌建設要以優良品質為基礎。“我們經營品牌,必須‘心裏有底’,根據市場導向培養良種,做到產品的多樣化。我推薦利用糖度的高低來分類果品,以適應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如歐美地區消費者喜愛偏酸的,中國華南地區消費者喜愛偏甜的……最終做到‘優質優價’,而非傳統的‘同購同價’。”鄧子牛說。
祈春節認為,梅州柚存在小規模分散經營這一短板,不利於品牌打響。他坦言,品牌打造是一個經濟行為,政府要把包括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加工企業等全市的柚果產業經營主體彙聚起來,成立梅州市柚果協會作為龍頭組織打響品牌,對全國的目標市場進行劃分,主動“走出去”,在當地的批發市場建立營銷網點直接麵向消費者,深耕當地營銷網絡。
“必須使所有經營主體看到發展前景,比如以村黨支部為核心成立專業合作社,組建專業服務隊,統籌規劃農資、技術和銷售,對弱勢家庭進行幫扶,真正起到脫貧致富效果。”祈春節認為,柑桔產業是廣東鄉村振興重要的富民興村產業,梅州作為“金柚之鄉”“蜜柚之鄉”,須緊握發展良機,為鄉村振興源源不斷賦能。(記者 傅思林 劉巧 見習記者 林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