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雁山湖舉行的軍工展,讓市民遊客零距離接觸現役武器裝備模型。
客家博物館舉辦電影海報展,展出近百幅新中國成立以來創作的經典電影海報作品。
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新編大型現代廣東漢劇《酒鄉紀事》吸引眾多市民遊客觀看。
(均為吳騰江 攝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廣東漢劇係列文藝演出、優秀書法作品展、電影海報展、軍工展……我市各地精心組織了一係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營造國慶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讓廣大群眾在國慶假期享受到不同品位的“文化大餐”。
傳統文化受熱捧
昨晚,“嶺南風華·我愛你中國”——廣東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舞台藝術精品惠民演出在“南國牡丹”劇場上演,其中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新編大型現代廣東漢劇《酒鄉紀事》繼上月首演之後再次登上舞台,為梅州市民呈現了精彩的傳統文化“盛宴”。
在梅縣區圖書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梅縣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覽”展出了美術、書法、攝影各類題材內容作品90件,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觀看。
由梅縣區近百位書畫家、攝影家和文藝愛好者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題,以飽蘸深情的筆墨、視角描繪和記錄新中國發展曆程,生動展現了祖國的輝煌成就,全麵展示梅縣區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風采。 70多歲的梅縣退休職工朱廣華,專程叫來兒女送他來觀展。“退休後,我學起了書法,一定要來看看,學習書法大家是怎樣用筆墨禮讚祖國的。”
除了各類展覽,客家傳統文藝演出也在火熱進行。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做好振興廣東漢劇的要求,由大埔縣創排的古裝漢劇大戲《北樓奇案》在縣城翰林劇場上演。30餘名90後、00後新生代廣東漢劇演員參演,廣東漢劇老藝術家、導演謝仁昌擔任編導,3個小時9場戲,展現出北宋仁宗年間,嶺南梅州學子高文舉不畏強權,識破陰謀,與其妻王珍珍在京相會,愛情終得圓滿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生、旦、醜、公、婆、紅淨、烏淨,全部齊全,廣東漢劇的這七大行當恰好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謝仁昌說。
多彩活動賀國慶
昨日下午,中國客家博物館的自助取票機前排起了“長龍”,遊客絡繹不絕通過安檢進入館內。記者了解到,中國客家博物館除了開放常規展覽外,還舉辦了“輝煌中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影海報展”,向市民展出近百幅新中國成立以來創作的經典電影海報作品。展覽從中國電影發展的角度全方位展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向複興、走向輝煌的偉大曆程。
“這些電影是我們國家發展曆程的見證,展現了國家及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道路上不斷進取,並激發我們的愛國情懷。”來自汕頭的五年級學生陳昱東說。
中國客家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展覽形式上將電影作為載體,通過場景、台詞、歌曲等豐富的元素向我們還原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重大事件、人物及轉折點,受到市民熱捧。數據顯示,僅昨日一天就有4800多人次參觀。
與此同時,在雁山湖舉行的軍工展也是人氣火爆。展區展出了99A坦克、殲-10戰機、翼龍無人機等1∶1軍工模型,讓市民零距離接觸現役武器裝備模型,親身感受祖國軍事實力的強大,為祖國母親喝彩。“景區在節日期間還搭建了愛國主題體驗區,真實還原軍旅場景,讓市民過足‘軍事癮’。”雁山湖國際花園度假區總經理楊文平說,1日至4日吸引了13000多名遊客觀展,預計未來幾天還將迎來客流高峰。
假日期間,我市各縣(市、區)還舉辦了文藝晚會。婉轉動聽的客家山歌、活潑喜慶的多人快板……各類文化表演內容豐富,精彩不斷。
(劉潤濤 嚴偉濤 王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