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屆七次全會對《梅州市服務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討論稿)》作了說明。參會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表示,梅州要找準切入點和落腳點,采取有效措施,搶抓粵港澳大灣區(以下簡稱“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曆史機遇,主動服務融入大灣區建設,助推梅州高質量發展。
暢通融入灣區大通道
全會要求,我們要按大灣區所需,盡梅州所長,找準切入點和落腳點,深入實施“三進一出”工程,推動梅州主動服務融入大灣區建設。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謝文威說,全市交通部門將通過織好航空網、高鐵網、高速網“三張網”,加快融入大灣區“交通圈”。接下來將不斷加密至大灣區城市的航線航班,全力配合抓好梅汕高鐵今年建成通車和梅龍高鐵力爭年底動工工作,以及梅州至汕尾城際軌道的規劃建設工作;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或規劃,優化區域交通路網,進一步暢通對接融入大灣區的高速大通道。
“梅州機場將不斷加大與大灣區的航線航班部署,搭建梅州與大灣區之間便捷的空中橋梁,助力梅州融入大灣區建設。”梅州機場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段冬生表示,繼今年7月加密梅州-深圳航班基本實現每天2班外,10月底還將把南寧-珠海-梅州航線優化改造為重慶-梅州-珠海航線,更好地滿足旅客的出行需求。繼續積極加密廣州等大灣區城市航線航班,依托珠三角地區機場群,帶動梅州機場協同發展,為梅州服務融入大灣區建設提供民航支撐。
打造灣區“最美後花園”
全會指出,梅州蘇區建設好了,有利於為大灣區發展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打造大灣區“最美後花園”“最佳康養地”“最優體驗場”。
豐順縣委書記曾永祥表示,豐順將依托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溫泉資源、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厚重的人文曆史,推動城區、園區、景區“三區”融合,吸引更多遊客到豐順來休閑度假。同時堅持文旅、農旅、養旅融合發展,加快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
“梅州森林覆蓋率位居全省前列,我們一定要用好森林生態資源,打造大灣區‘最美後花園’。”市創森辦常務副主任張冬生說,當前,梅州結合創文、“兩美”行動等工作,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在多方麵推進創森工作,堅持“大地植綠”和“心中播綠”兩手抓,把梅州打造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範例。
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朱瑛表示,我市依托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兩大建設平台,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積極拓展與大灣區在文化、旅遊等領域緊密合作。主動對接大灣區文化旅遊圈,加強與港澳以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對接,大力開展大灣區“百萬人遊梅州”係列主題活動,組織好香港千人交流團來梅考察交流,積極參與廣州、香港、澳門三大國際旅博會和深圳文博會,攜手港澳開展“一程多站”文化旅遊宣傳推廣,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文化和旅遊高地。
建設灣區後方“大農場”
全會強調,梅州要豐富大灣區“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讓大灣區群眾共享生態發展區的綠色成果。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增國表示,將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培養發展一批“菜籃子”工程骨幹企業,推動農業產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升我市蔬菜、水果等產業發展水平,實現“菜籃子”全產業鏈條發展。同時加強農產品追溯體係和檢測體係建設,保障食品安全,提高“菜籃子”供給水平。
“我們基地生產的蔬果不僅供應本地,還努力將梅州的好產品推向粵港澳地區。”廣東漢光超順集團董事長張文超說,公司現已對接粵港澳地區配送企業3家,未來還將通過公司冷鏈保鮮物流配送係統,實現每天配送給大灣區農產品超百噸的目標。張文超介紹,集團通過聯合五華縣域上百家涉農企業,以各企業規模化生產、漢光超順統籌銷售的發展模式,整合梅州當地各種名優特色產品,把產品銷往大灣區。
“梅州的生態環境好,產出來的農產品質量好,在香港的反響不錯。”香港家農蔬果品牌創始人簡利珍說起去年底開始與超順集團的合作時坦言。接下來,她將依托香港的98間專門店,為梅州蔬果走向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支持。(曹優生 賴鋒 林玉瑩 江嬋 胡金輝 朱彩連 李杏 彭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