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區縣動態
大埔縣茶陽鎮安樂村以煙稻輪作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產業賦能繪就鄉村新圖景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5-03-26 10:05:38  瀏覽:-
字號:

在茶陽鎮安樂村,阡陌縱橫的煙田構成一幅美麗畫卷。(劉文烽 攝)


  眼下,大埔縣茶陽鎮安樂村的百畝高標準農田種植基地內,一片生機勃勃。翠綠且厚實的煙葉肆意舒展、長勢喜人,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工人們穿梭田間,專注而熟練地為煙葉施肥,共同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動人畫卷。

  近年來,茶陽鎮始終堅守耕地紅線,將保障糧食安全作為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積極探索創新,推動糧煙產業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糧煙融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煙稻輪作

  開啟增收新引擎

  “這幾天,煙葉剛完成育肥工序,再過一個月,便能迎來收獲季。”近日,在茶陽鎮安樂村的百畝優質水稻種植基地裏,大埔正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威民專注地察看煙葉生長情況。看著眼前茁壯成長的煙葉,蔡威民眼中滿是期待。

  在茶陽鎮安樂村百畝優質水稻種植基地,煙稻輪作模式正成為農戶增收的“法寶”。去年,大埔正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為了推廣這一模式,在茶陽鎮安樂村承包500畝土地,投身煙稻輪作。蔡威民,這位90後“新農人”,懷揣著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夢想,用短短幾年時間將安樂村撂荒的百畝土地打造成示範種植基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為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築牢了根基。

  “煙葉采收後進行煙後稻製種和優質稻種植,解決了以往煙農收入來源單一的問題,真正做到了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據蔡威民介紹,煙葉對土壤養分的需求和水稻不同,兩者輪作能讓土壤養分得到更合理利用,減少病蟲害發生,提升作物品質。今年上半年,他們總共種植了500畝,煙葉產值約300萬元,每畝煙田增收近2000元。一年輪作下來,還能帶動當地300多人就業,為村集體增收30萬元左右 。

  “家裏經營著柚園,以往農事之餘想再增收頗為不易。自從村裏推行煙稻輪作,家門口就有了穩定農活。”安樂村村民柯寶珍感慨道,如今,她既能隨時照看家中事務,每年又能添一筆相當不錯的收入,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特色產業

  拓寬鄉村振興路

  除了煙稻輪作,大埔正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還在特色產業發展上持續發力,以實現助農增收。該公司精心打造“安樂香米”品牌,通過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包裝,讓優質稻米贏得市場認可,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

  “我們要種出高品質水稻,打響品牌,讓好米賣出好價錢。”蔡威民深知品牌的重要性。據他介紹,在春耕時節,公司組織農戶開展水稻種植技術培訓,從選種到田間管理,都有專業人員講解。

  此外,該公司還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開展農業科研項目,引進先進農業機械設備和智能化技術,提高生產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堅持走生態農業發展道路。

  當前,該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與當地300多戶農民建立緊密合作關係,不僅在種植環節提供支持,還在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嚴格把關。

  “我們計劃在安樂村再新建一座糧食加工廠,進一步打響安樂大米品牌,完善農業全產業鏈,從種子、種植、收割、加工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確保產品質量。”蔡威民表示,未來,他們公司將以煙稻輪作、特色產業為抓手,充分發揮產業優勢,不斷拓展發展路徑,全麵提升農業生產效能和產業附加值,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貢獻堅實力量。(記者 洪國棟  特約記者 羅文燕 劉文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