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瑞農林油茶生產車間裏,工人正在查看剝皮後的油茶籽質量。(連誌城 攝)
初冬時節,大埔縣高低起伏的丘陵綠意盎然。鬱鬱蔥蔥的山坡上,一株株油茶樹長勢良好,飽滿的油茶果掛滿枝頭。
近年來,大埔縣因地製宜擴大油茶種植規模,通過加快油茶低產林改造步伐,引進和培育油茶優良品種,鼓勵茶油精深加工等舉措,讓一株株油茶樹綠了山頭、富了百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麗圖景徐徐鋪展。
龍頭帶動
做活油茶產業
近日,記者走進大埔縣西河鎮橫溪村穗瑞農林油茶基地,隻見漫山遍野的油茶樹鬱鬱蔥蔥,隨著山勢蜿蜒鋪展。油茶樹上,一顆顆紅豔飽滿的油茶果掛滿枝頭,工人們在油茶樹間穿梭忙碌,臉上流露出豐收的喜悅。“今年是個豐收年,預計采收鮮果130多萬斤。”廣東穗瑞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宜秋介紹。
大埔縣位於粵東北地區,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適合油茶生長,是梅州市油茶重點發展地區。2012年,黃宜秋將目光投向大埔這片綠色土地,決定回家鄉種植油茶。他先後投入資金,把茶陽、西河、三河等鎮的荒山平整出來,種上了油茶樹。
有了龍頭企業的帶動,村民便有了信心,以前荒廢的油茶山也逐漸被管理起來。近年來,黃宜秋開荒種植油茶近萬畝,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形式,輻射帶動當地1700多戶農戶種植油茶,小小油茶果已成為當地農戶致富的“金果果”。
產銷兩旺的油茶產業,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造福了一方百姓。“我家種了10多畝油茶,不僅企業每年會保價收購,還有技術員上門服務,給我們作種植技術和管理培訓。”橫溪村村民張建河告訴記者,現在他還在油茶基地務工,不僅可以就近照顧家人,一年下來還能增收3萬多元。
大埔良好的富硒資源是油茶產業發展的優勢。近年來,為壯大油茶產業,拓寬茶油銷路,帶動擴大整個產業規模,大埔縣大力實施低產低效林改造工程,通過提升油茶種植技術,引進優質名種,利用高校科研單位的技術指導,提高油茶種植產量。截至目前,全縣種植油茶麵積1.2萬畝,有油茶種植企業12家,發展種植油茶林地15個。
深耕精作
延伸產業鏈條
剝皮、烘幹、榨油、封裝……在大埔縣城工業小區的穗瑞農林油茶生產車間,機聲隆隆,茶油飄香,工人們正忙著生產茶油。
“油茶果全身都是寶,通過精深加工,可提升產品40%左右的附加值。”在黃宜秋看來,油茶市場潛力巨大,延長產業鏈是油茶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依托豐富的油茶林資源,穗瑞農林不斷延長產業鏈,逐漸形成了集油茶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經營模式,先後獲評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廣東省重點龍頭企業等。
穗瑞農林聚焦生產鏈,投資6000多萬元在大埔縣城工業小區打造了集廠房、倉庫、辦公樓、研發大樓於一體的精深加工基地,並於今年正式投產。“新的生產線具備先進的油茶製備工藝,除了壓榨油茶果外,還可以挖掘油茶殼的經濟價值,提升產品附加值,拓展油茶加工產業鏈。”黃宜秋介紹,目前該公司已開發出食用茶油產品及茶籽油保健食品、高端日用品、生物有機肥等係列產品。
發展油茶產業,要突出品牌建設。經過多年努力,穗瑞農林創立了“佰佳惠”“韓江源”“卓粵禦品”“茶山仙子”等國內知名山茶籽油品牌。2021年5月,穗瑞農林成為梅州市首家通過深圳“圳品”認證的企業,為今後油茶產品走出國門奠定基礎。此外,該公司產品先後獲第十四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金獎、中國(邵陽)油茶互聯網博覽會“最具文化影響力獎”等。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推廣聯農帶農合作模式,輻射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同時深化與科研院校等的合作,持續優化茶油加工工藝,提升出油率,提高茶油品質。”談及未來,黃宜秋信心滿滿。(記者 洪國棟 特約記者 羅文燕 劉文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