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縣棉洋鎮新光村茶產業社區內積極發展“陽光經濟”。(周揚 攝)
“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作為首批典型村的五華縣棉洋鎮新光村,幹群齊心、鄉賢助力,聚焦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完善、村莊環境優化等,凝聚強大合力,各項建設事業如火如荼推進,呈現出鄉村振興發展新氣象。
沿著蜿蜒的村道,穿過翠綠的茶林,迎麵而來的便是新光村“聚焦‘百千萬工程’ 共建新光美麗茶園”“茶滿山 香滿溢 新光不負趕路人”等牆繪。“一聽到新光村被評選為典型村,那種集體榮譽感就跟著來了,無論是人居環境整治還是房屋外立麵改造,大家都是一同響應。”村民劉誌強在村裏經營著五華客香茗農林發展專業合作社,自典型村建設鋪開以來,他主動響應農房風貌提升號召,做好自家房屋外立麵改造建設。
為更好聽取村民對“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的意見建議,該村還組織開展別開生麵的“百千萬工程”夜談會。“白天村民要上茶山,晚上大家得空便聚到一起暢所欲言,提出的問題涉及道路建設、沿線美化、管養房提升、林業法規等。針對村民提出的問題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解決,真正把我們村打造成大家想要的典型村。”新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天錫說。
茶不僅是留住新光村村民的一縷鄉愁,更是該村上下一心“做典型”的關鍵鏈接點。自從提起村道要“單改雙”後,新光村村民劉德營積極響應號召,捐贈13萬元用於道路建設。“啟動典型村建設以來,村裏的變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環境更好了,美化、亮化都提升了。”劉德營介紹說,出於對魂牽夢縈的家鄉的深厚感情,2013年他從東莞回鄉承包了1100畝山地,開始大規模種植茶葉,2014年牽頭組建了梅州市萬福春高山雲霧茶專業合作社,通過發展茶產業全身心投入到家鄉建設中。
“近幾年來,新光村一直大力推動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村道建設、綠美建設等。該村戶籍人口僅1200多人,但鄉賢、企業、村民就自籌了600多萬元資金,村集體凝聚力可見一斑。”棉洋鎮黨政綜合辦公室主任魏文鋒談起典型村建設時,不由感歎該村的團結同心。
據了解,自“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棉洋鎮黨委、政府圍繞“三幹”“三批”“四部分”迅速掀起人居環境大整治行動、農房風貌提升大行動,籌集資金助力“百千萬工程”。“三幹”即人居環境大整治行動中黨員幹部帶頭幹、村民群眾誌願幹、積分評比主動幹;“三批”即農房風貌提升方麵光伏助推提升一批、農戶自行提升一批、互助資金提升一批;“四部分”即是“百千萬工程”助力金籌集方麵黨員幹部帶頭捐一部分、發動村民自發捐一部分、聯係鄉賢捐一部分、幫扶單位爭取捐一部分。
掛點新光村的棉洋鎮副鎮長宋浪忠表示,新光村的茶產業經過25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深厚的產業基礎,村民齊心協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村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鎮黨委、政府更加有信心把新光村打造成全縣、全市乃至全省的“百千萬工程”茶產業典型村。(記者 賴鋒 特約記者 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