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區縣動態
興寧市合水鎮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讓黨支部建在茶葉產業鏈上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7-31 11:02:21  瀏覽:-
字號:

興寧力量農業有限公司的萬畝茶園。(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興寧市合水鎮堅持“產業鏈延伸到哪裏,黨組織就建設到哪裏,黨建引領作用就發揮到哪裏”的工作導向,圍繞黨建抓產業,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探索“黨支部建在茶葉產業鏈上、黨員幹在茶葉產業鏈上”。通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聚集調動整合各方資源,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合水繪作實景。

  建堡壘

  夯實產業基礎

  合水鎮種植茶葉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代表性的官田梅占綠茶久負盛名,在清代時曾是梅州地方八大名茶之一,被列入《中國茶誌》。上世紀90年代,合水鎮茶葉產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水羅塘”茶葉在興寧家喻戶曉。但麵對新的市場衝擊,當地出現人口大量外出、加工技術跟不上、產品包裝落後等問題,村民們麵臨守著綠水青山的好資源,錢包卻無法“鼓”起來的境地。

  如何破局?乘著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東風,結合當前省委省政府實施的“百千萬工程”,合水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推行“黨支部+企業+合作社+黨員+基地”等“黨支部+”多種模式。該鎮通過把黨支部建在茶葉產業鏈上,提升產業發展組織化程度。

  該鎮在興寧力量農業有限公司成立“兩新”黨支部,建設集業務培訓、黨員活動、黨建共建、招才引智等功能為一體的支部活動場所,結合實際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各項組織生活製度,不斷提高產業黨支部規範化水平。企業高管、力量農業黨支部書記劉彬被聘用為首批79名興寧市級產業村長。在合水鎮黨委的指導下,力量農業黨支部與鄰近的羅英村、明星村、石陂村黨支部形成黨建共建關係,建成堅強堡壘,以黨建“一條紅線”串起政府、鄉村和企業。如今,產業黨支部成為凝聚多方力量、推動產業發展的橋梁紐帶,推動項目、人才、服務等資源彙聚在茶葉產業鏈上,實現黨組織建設與產業發展相融互促。

  去年10月,饒平·梅州茶葉協會交流品鑒活動在興寧力量農業有限公司舉行。饒平、梅州茶葉協會會員及合水鎮多個產茶村的種茶大戶等100多人參加,為合水鎮茶葉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市場信息和經驗交流,推動了茶葉產業的發展。

  據劉彬介紹,僅去年,合水鎮黨委就邀請嘉應學院駐鎮幫扶科技特派員團隊到該黨支部對合水鎮茶農進行4次培訓,培訓茶農1200多人次。培訓著重從品種選擇、茶樹種植到規範管理、采茶製茶等進行係統培訓,以科技推動茶葉產業提質增效。

  強隊伍

  共謀發展路子

  以產業發展為重點,合水鎮黨委加強鎮村企之間的溝通對接,不斷吸納善思考、懂發展的鎮村黨員幹部,群眾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村民進入基層黨支部。同時注重把企業中思想覺悟高、懂經營、善管理的人員和技術骨幹吸納進產業黨支部,將不同身份的黨員擰成一股繩,形成發展合力。

  羅英村黨支部主動作為,協調推進土地流轉,積極謀劃產業發展道路;力量農業有限公司通過成立黨支部,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訂單生產、勞務輸出、技術服務等方式帶動周邊200多位農戶增收致富。

  “我們通過由一批黨員先行先試,帶頭開墾荒地,承包土地種植茶葉,帶動群眾發展茶葉種植。例如黨員劉文添夫妻,他們返鄉種植15畝茶葉,‘小有成就’後吸引了更多村民返鄉拾起‘老行當’。”合水鎮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鎮還推動黨員與農戶開展“結對子”活動,充分發揮技術上傳、生產上幫的作用。特別是針對返鄉青年,有側重地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此外還促進“聯手幹”,僅羅英村就成立了12個合作社。在黨支部的牽引下,各合作社彼此聯手、融合發展,使資源要素實現有機整合,取得“1+1>2”的效應。合水鎮黨委實現了黨建與產業互促共進、融合發展。2023年前全鎮茶葉種植麵積約1萬畝,茶葉年產量700多噸,年產值1億多元。

  創機製

  賦能產業創新

  “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是個新事物,更需要我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機製來確保實施效果。”合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彭文燕說。通過近兩年多在實踐中的摸索,合水鎮黨委形成了鎮、村、企業黨建聯建共建。該鎮強化鄉鎮黨委對產業黨支部的黨建業務指導,村黨組織與產業黨支部的資源互補,著力實現鎮村黨組織與企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黨建共建、互利雙贏”的格局,推動合水茶特色產業發展壯大。

  結合當前省委實施的“百千萬工程”和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產業的需要,合水鎮把茶葉黨支部建設與推進“百千萬工程”結合起來,建立以產業黨支部為主導,鎮、村和產業鏈上企業齊參與的聯建共建機製。通過建立定期議事製度,組織產業黨支部、鎮、村、企業等主體開展洽談、議事,架起溝通“橋梁”。

  興寧力量農業有限公司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向鎮村“要服務”,實現了環山茶園2公裏道路水泥硬底化、出台茶葉產業獎補辦法;力量農業黨支部與其他村黨支部開展聯動協作“互惠互利”,開展用工、代加工、技術指導等合作,帶動300多戶茶農規範種植8000多畝。將原來的“散戶”轉換為公司集約管理,幫助農戶建立茶葉品牌、拓寬銷售渠道,通過品牌效應,提高市場影響力,每斤茶葉銷售價格比原來提高30-50元,並銷往珠三角等地。春茶采茶期間,通過支部聯動發出用工需求,聘請400多人采茶,增加了合水鎮及周邊鄉鎮群眾的收入。

  作為茶葉產業發展的龍頭,力量農業積極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在提高茶葉品質的同時,帶著茶葉走出大山參賽打擂台,“打”出合水茶的好口碑。力量農業先後摘下了烏龍茶類“梅州茶王”的桂冠、粵茶杯銀獎、客家炒綠優質獎,“官田翠玉”係列茶葉上榜2023中國茶葉品牌100強,並在第十五屆廣東省茶葉質量推選活動上獲得“烏龍茶特等金獎”。在力量農業示範帶動下,各專業合作社逐步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萬畝茶園的好風景也吸引了不少遊客。隨著這幾年廣東生態茶園示範基地、廣東省茶葉研究所科研示範基地、第五批廣東生態茶園等先後落戶合水鎮,該鎮也在積極謀劃,推動形成以特色產業發展、民宿休閑、茶葉休閑觀光、美麗鄉村文化體驗為主的新型產業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合水鎮真正成為了現實。(記者 陳思傑  特約記者 鍾思婷  通訊員 曾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