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團隊助力葉塘鎮湯湖片區的改造設計工作, 推動興寧市文旅產業發展。(吳騰江攝)
廣梅預製菜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簽約暨興寧鴿“政企銀村”典型村示範應用項目啟動儀式現場。
興寧市“百千萬工程”特色文旅與鄉村綠化人才專題培訓班現場。
廣東財經大學“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在水口鎮光夏村開展紅色文化調研及宣講活動。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前往徑南鎮,通過牆繪把“美”的畫麵帶進鄉村。(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供圖)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百校聯百縣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的實施方案》精神和廣東省、梅州市“雙百行動”部署要求,興寧市在去年與廣東財經大學、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成功結對共建後,高度重視“雙百行動”,與高校強化溝通、密切配合。根據興寧實際需求,兩所高校組建了“雙百行動”服務隊,派駐到興寧市開展工作。
服務隊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學、科研、人才等資源優勢,以具體項目為抓手,圍繞產業發展、鎮村規劃、文化調研、政策宣傳等開展服務,確保“雙百行動”各項任務得到有效落實和推進。
精準把脈 服務地方鄉村振興
“一條路連通了三個村,解決了大家的出行問題,這條‘惠民路’是真的惠民。”興寧市石馬鎮下莊村的村民感歎道。下莊村是廣東財經大學“雙百行動”實踐基地所在地,村民所說的“惠民路”,是該校幫助村裏籌資建設的。
自進駐下莊村後,廣東財經大學立足綜合性高校專業優勢,以下莊村為試點,組成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師生團隊,開展村莊規劃、人居環境整治、建築風貌改造、產業幫扶、文旅策劃、文創設計等,最終形成產業、空間和社會治理“三位一體”村莊規劃方案。
在興寧市葉塘鎮,湯湖溫泉片區改造工程即將開展。前期,“雙百行動”駐興寧服務隊組建了由規劃、建築、旅遊管理、藝術設計等多學科融合的師生團隊30多人,先後20餘次、共50多天深入興寧市開展實地調研。該團隊編製的《興寧市葉塘鎮溫泉片區高質量發展規劃》和《興寧湯湖溫泉小鎮街道外立麵風貌改造設計方案》,獲得了興寧市的認可,以及施工單位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的肯定和支持。該項目預計投入8000萬元,按照規劃設計進行典型鎮建設。
除了葉塘鎮,廣東財經大學師生、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團隊還多次深入興寧市黃槐鎮實地調研古村落文化資源現狀與利用、廢棄礦區生態修複等情況,為興寧文旅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同時,為提升農村環境,加快推進“農村風貌管控提升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赤膊房改造)意向項目的實施,兩所高校師生技術服務團隊開始進行農村“赤膊房”改造調研設計工作,為下一步整體改造提升提供方案設計支撐。
7月23日上午,廣梅預製菜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簽約暨興寧鴿“政企銀村”典型村示範應用項目啟動儀式,在梅州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肉鴿預製菜加工基地舉行。據了解,在“雙百行動”駐興寧服務隊、省縱向幫扶駐興寧工作隊以及興寧市相關部門的聯合推動下,興寧市在葉塘鎮設立省“百千萬工程”縣域創新基地,支持金綠公司“陳小鴿”肉鴿加工產品和文旅項目的融合發展,並爭取到廣梅預製菜基金以增資擴股方式投資金綠公司2000萬元。此外,在規劃落地建設基礎上,“雙百行動”駐興寧服務隊還通過促進文旅產業與農業的融合,努力拓展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發展鄉村旅遊,打造具有興寧特色的文旅項目。
搭建平台 支持地方人才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素質人才支撐,為此我們多措並舉積極搭建交流平台,助力興寧市的人才發展工作。”“雙百行動”駐興寧服務隊隊長林可表示,在服務隊的推動下,興寧市與高校簽署了《人才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到興寧服務,目前已有16位專家學者加入興寧市鄉村振興文旅人才驛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雙百行動”駐興寧服務隊已組織50多名興寧市“百千萬工程”特色文旅與鄉村綠化人才,前往廣州市參加相關培訓,提升興寧市文旅人才隊伍服務能力與水平。同時依托廣東財經大學國家級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興寧中心開展各類宣講、培訓,不斷強化人才專業素養。今年以來共開展5場培訓,參加人員達到500多人次。
在“雙百行動”駐興寧服務隊的推動下,興寧市聯合廣東省旅遊協會,舉辦了“蘇區融灣區,百校聯百縣”廣東省大學生文旅項目策劃和產品設計大賽。比賽號召青年人才關注新時代鄉村振興,特設“興寧市鄉村振興項目策劃和產品設計”專項競賽,讓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大學生圍繞興寧市的鄉村空間更新、鄉村旅遊路線提升和文化創意等內容,提出具有創意和執行性的方案。“初賽有52支青年大學生隊伍參加,包括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等高校。”林可介紹道,經專家評委評審出9支隊伍進入決賽後,服務隊將推動決賽在廣州市舉行,屆時興寧市鄉村振興項目和產品將在現場進行展示。
為推動興寧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兩所高校充分發揮自身豐富的資源優勢,支持興寧市教育局開展“學科領軍人物”培育行動。通過組織相關教師團隊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等學校開展調研學習工作,把興寧出色的學科帶頭人、專兼職教研員、骨幹教師,培育成為興寧教育對應學科的領軍人物,引領興寧教育相關學科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同時,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不斷加強高職院校與中職學校合作,與興寧技師學院以中職專業對接高職專業方式,開展中高職貫通“三二分段”培養改革試點,將於今年9月份招生20名。聯合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加強與梅州市衛生職業技術學校的合作共建,幫助梅州市衛生職業技術學校取得顯著進步,為興寧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社會實踐 助力地方全麵發展
暑期到來,一批批來自廣東財經大學、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活躍於興寧城鄉。師生們通過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以青春力量助力“雙百行動”。
在興寧市水口鎮光夏村,廣東財經大學“百千萬工程”突擊隊開展紅色文化調研及宣講活動。師生們先後參觀了興寧市黨史學習教育館、宣誓廣場、劉光夏故居等地,深入了解水口鎮紅色文化挖掘利用、保護傳承情況。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周邦君在興寧市黨史學習教育以光夏村名稱由來為切入點,為水口鎮紅軍小學學生們送上了生動有趣的黨史宣講,共同探尋紅色印記,重溫烽火歲月。為加深孩子們對黨史知識的了解,高校師生們創新設計了遊戲環節,形式新穎、豐富有趣的活動點燃了孩子們的熱情,有效增強了他們對革命精神的理解。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則前往徑南鎮坪埔村,以彩繪為媒,以自然風光、人文故事為藍本,為村裏創作了多彩牆繪。他們把宣傳的實際需要與環境融合起來,把“美”的畫麵帶進鄉村,把和諧的人居環境帶給村民,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林可表示,他們接下來將持續深化拓展“雙百行動”,把縣域所需和兩所高校所能結合起來,協商細化具體合作內容,高標準謀劃一批結對共建項目。通過打造興寧市“百千萬工程”縣域創新基地,不斷拓展和深化合作領域,結出豐碩成果,為興寧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為推動興寧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同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校地雙方共同謀劃、聯合申報科研項目,用好用足“百千萬工程”政策資源,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項目落地實施、取得實效。(記者 陳思傑 特約記者 鍾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