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永查看三華李長勢。(陳萍 攝)
南磜鎮茶葉加工技術提升,茶農開心展示加工成果。(汪敬淼 攝)
團蕉嶺縣委聯合團文福鎮委開展青年林植樹活動。(受訪者供圖)
林逸灝開直播,用客家話介紹家鄉及家鄉特產。(受訪者供圖)
蕉嶺種植的特色農產品三圳淮山。(汪敬淼 攝)
近年來,在蕉嶺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蕉嶺縣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綠美蕉嶺生態建設,交出了亮麗答卷。團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不斷提升,為蕉嶺縣打造“百千萬工程”典型縣和梅州蘇區融灣先行區綜合示範窗口注入了青春活力,增添了青春底色。
城市青年下鄉
在田間地頭智慧助農
在藍坊鎮藍坊村程坑農業專業合作社三華李示範基地,串珠李由青轉黃,三華李逐漸長大。一大早,黨員致富帶頭人、三華李示範基地負責人黃賓永便細致地查看起果樹長勢。“基地主要種植串珠李、芙蓉李、三華李,今年預計產量80萬斤,產值超300萬元。目前,我們以基地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100多戶農戶種植了1000多畝李子,年產值超千萬元。”
從2019年集約500餘畝荒坡地種植三華李,到發展成集三華李品種研發、栽種、加工、倉儲於一體的農業產業基地。這條產業化、規模化道路的背後,有一支青年力量在默默支持著。
在團蕉嶺縣委和團藍坊鎮委的指導和關心下,基地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借助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的青年智庫力量,通過改良品種、錯峰上市,延長銷售時間。“我們與華南農業大學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引種了新品種‘藍寶石’,現在已經結果了。”黃賓永說,以前種李子主要靠經驗,現在有了科技加持,發展產業底氣更足了。
生產端有了高校智庫加持,銷售端也有青年力量幫忙“吆喝”,藍坊鎮三華李的名氣越來越大。“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廣州新華學院幫我們在網絡上直播、宣傳、售賣,大大提高了我們三華李的知名度和價值。”黃賓永說。
讓城裏的青年走進鄉村,團蕉嶺縣委起到了牽線搭橋的作用。“一村一品,打響百美金桔品牌”“食用菌高產栽培和加工的研究”“打響富硒臍橙品牌,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綠韻茶香——南磜鎮茶葉加工技術提升”……蕉嶺縣2023—2024年寒暑假“百千萬工程”青年突擊隊信息彙總表裏,清晰地記錄著8個鎮的需求以及對應高校的結對情況。
據統計,團蕉嶺縣委大力開展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項目,各鎮提出項目需求共76個,上傳和結對項目56個,鄉鎮覆蓋率超70%。其中,“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廣州新華學院獲省級重點團隊獎。
鄉鎮有需求,團委有行動。“我們緊緊圍繞‘縣鎮出題、高校揭榜、長期結對、考核實績’原則,立足服務青年和發揮青年力量助力基層治理,各項目聚焦特色農業等領域需求,實現精準對接,進展良好。”團蕉嶺縣委書記何偉東說。
在外青年返鄉
立足產業開辟新賽道
“這就是我們的家鄉,廣東梅州的一個縣城、世界長壽鄉蕉嶺……”近段時間,情侶返鄉創業的短視頻“吸睛”無數。在鏡頭前,戴著眼鏡、溫文爾雅的林逸灝自信地用客家話介紹起家鄉及家鄉的特產。與傳統農民截然不同的形象,加上“你會願意留在蕉嶺嗎”之類的話題,迅速引起網友的關注與討論。
出生於1998年的林逸灝多次創業,項目涉及電商平台銷售、私域流量運營、短視頻拍攝、直播等領域。2017年他被錄取為廣東省“青創100”大學生創新創業引領計劃學員,並獲得“挑戰杯”廣東省賽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2023年,林逸灝回到蕉嶺,瞄準“三農”領域發力。蕉嶺是世界長壽鄉,生態優良、農產品豐富,擁有壽鄉米、黃坑綠茶、桂嶺蜂蜜、蕉嶺冬筍、三圳淮山等特色農產品。“蕉嶺本地盛產各類農產品,也有許多優質的食品加工廠,主要以本地銷售和線下批發為主,相對缺乏線上零售渠道和品牌溢價能力。所以我們瞄準薄弱環節,開始第三次創業。”隨後,林逸灝帶著女朋友回到蕉嶺,正式成立蕉嶺壽鄉嚴選傳媒有限公司,整合蕉嶺本地優勢產品供應鏈,擴大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蕉嶺基地主要是產品選品和物流售後,負責日常的產品對接和倉儲發貨;廣州的團隊主要負責電商運營和活動策劃。
深入農村後林逸灝發現,鄉村農產品營銷人才尤為匱乏。“小城引才難,留才也難,鄉村要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針對人才痛點,林逸灝以“創業在農村、辦公在城市、融入大灣區”模式,不斷挖掘鄉村自媒體人,以培訓指導方式為鄉村自媒體人提供運營孵化“陪跑”服務,引導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三農”領域,目前已簽約新媒體人13人。
為了吸引更多像林逸灝這樣的青年回鄉創業,蕉嶺出台4個支持青年返鄉就業創業政策,有力服務廣大青年。“我們有一次性創業資助,對初創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是普通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學生(在校及畢業5年內)和畢業5年內的出國(境)留學回國人員,給予一次性10000元的補貼。我們還有創業租金補貼,符合要求的創業者可獲得每年最高4000元補貼,補貼期限累計不超過3年。”何偉東說,團蕉嶺縣委積極主動向大學生拋出繡球,助力年輕人在蕉嶺就業創業,投身“百千萬工程”。
本土青年興鄉
爭當植樹護綠誌願者
為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今年以來,團蕉嶺縣委聯合各鎮團委,充分發揮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開展“綠美廣東 青年先行”蕉嶺青年林植樹活動。蕉嶺團員青年積極響應號召,爭當植樹護綠誌願者,共建綠美青年林。
為深入開展綠美誌願行動,引領青少年積極參與植樹護綠,團蕉嶺縣委還通過“綠美青年林”小程序上線了蕉嶺縣首個認捐青年林——廣福鎮廣育村青年林認捐活動,共籌集資金1.8萬元。3月16日,團蕉嶺縣委、團廣福鎮委等組織青少年誌願者在廣育村大岌山公園開展了“綠美廣東 青年先行”蕉嶺青年林植樹活動,標誌著蕉嶺縣首個認捐青年林完成種植。
“目前,團縣委已完成20片青年林種植,種下1838株樹木,麵積約38畝。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團組織引領青年、組織青年、服務青年的作用,持續開展係列‘青年愛綠植綠護綠’活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以切實行動踐行‘綠美廣東,青年先行’,守護好家鄉的綠水青山,為蕉嶺高質量發展擦亮青春底色,為推進‘百千萬工程’、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注入青春動能。”何偉東說。(記者 楊喬穎 特約記者 廖靜宜 汪敬淼 丘林強 徐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