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區縣動態
五華縣安流鎮積極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取得新成效
做足土地文章 釋放發展潛力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5-21 10:20:21  瀏覽:-
字號:

安流鎮低坑村通過“以田折股”“小田變大田”等形式,將土地統一流轉經營,形成規模效應。(李嘉森 攝)


  5月,五華縣安流鎮低坑村農事依然繁忙,該村通過“小田變大田”流轉的田地收完南瓜後,又馬不停蹄種上了水稻;離低坑村不遠的石門村,則在積極探索“土地整治+新農村建設”模式,在取得戶主支持、完善方案的前提下,擬拆除3棟老屋,通過引進國企和資金,騰挪2800平方米閑置、零碎建設用地在河岸新建公寓,促進土地資源高效配置。

  這是安流鎮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省級試點為契機,以騰挪農村建設用地資源和農用地規模化流轉經營為重點,著力探索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糧食安全、城鄉融合、生態修複等工作結合新路徑,助推鎮域騰空間、增耕地、優生態、強活力的有力探索和嚐試,並取得了喜人成效。

  小田變大田

  促進複耕提升效益

  “眼前正在插秧的那片地,約一畝,之前戶主就有三四戶,而且因為零散、耕作不便、效益低下等原因撂荒多年。”在低坑村,曾經撂荒多年的土地複耕起來。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李鑫洲告訴記者,該村通過“以田折股”“小田變大田”等形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化為股權,由合作社統一流轉經營,形成了規模效應。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由低坑村黨委領辦的低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大膽探索“股份田”入股發展模式,與五華縣複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集約了130畝土地用於發展富硒板栗南瓜和水稻輪作種植項目。項目由農業發展公司進行運營,所獲純利潤的20%歸合作社所有。去年,合作社獲得分紅6萬多元,並帶動一大批村民獲得租金、分紅和務工收入。

  “零散的土地在耕作過程中難以滿足規模生產和統一管理,自然也難以形成良好效益。”市自然資源局掛職安流鎮幹部李偉宏介紹說,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在農用地整理方麵,通過把生產資源集聚到一個主體進行統一生產和管理經營,有利於形成規模,創造更多收益。

  據介紹,除低坑村外,安流鎮其他村也積極發動群眾支持和配合土地整治,推動適度規模經營,做大做強特色高效農業,用心探索“土地整治+產業發展”模式,不斷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巧用騰挪術

  盤活更多建設用地

  近日,在自然資源部門和鎮村指導支持下,石門村正謀劃實施“老宅拆舊、異地建新”項目,得到了戶主的積極配合和支持,為安流鎮探索“土地整治+新農村建設”模式找到了突破口。

  “擬拆舊建新的老宅有3棟、麵積約2800平方米,涉及22戶村民。”石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賽標介紹說,老宅常年閑置,比較浪費。上級部門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選取石門村為試點,探索農村“空心房”整治,解決建設用地布局無序化問題。“戶主都非常支持配合,目前建新方案基本敲定,擬在村口規劃新建公寓,拆舊的地方則進行複綠美化。”朱賽標說。

  據介紹,石門村拆舊建新項目擬統籌國開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貸款資金1億元,同時引進本地國企統一規劃開發,集中建設3棟36套公寓用於優先安置拆除老屋涉及的22戶村民,以及完善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等。安置後剩餘公寓對其他符合條件的村民出售。對自願退出宅基地使用權的,騰退的用地通過分享增減掛鉤(拆舊複墾)指標交易給予補償。

  “作為五華縣域內建設用地騰挪示範的第一個項目,石門村將認真探索高效可行路徑,通過示範帶動,盤活五華縣內的廢棄、閑置和低效建設用地。”李偉宏介紹說,接下來安流鎮將緊緊依照《梅州市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意見》,通過騰挪促進土地資源高效配置,為五華高質量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記者 賴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