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禾朗(興寧)電工有限公司車間內自動化生產設備高效運轉。(黃偉金 攝)
大坪鎮潭坑村呈現一幅寧靜自然的鄉村風景圖。(受訪者供圖)
永和鎮新寨村引導企業盤活閑置小學打造“興寧故裏”餐廳。(受訪者供圖)
興寧市人民醫院新院區正式落成啟用。(受訪者供圖)
興寧市搶機遇興產業,大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圖為廣州天河(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 (黃偉金 攝)
自啟動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興寧市聚焦“建機製、樹典型”,突出抓好縣域經濟、城鄉建設、社會治理,凝聚對口幫扶力量,推動“百千萬工程”實現良好開局。今年是實施“百千萬工程”鞏固“一年開局起步”成果,夯實“三年初見成效”基礎的關鍵之年,興寧市以“隻增不減”的“頭號工程”力度,圍繞“出形象、出實效、出經驗”,聚焦“放活”權限、“盤活”資源、“激活”要素,競標爭先,全力當好梅州市“百千萬工程”的主力軍,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邁上新台階、取得新成效。
搶機遇興產業 縣域經濟更具活力
自動化生產設備高效運轉,各類別產品在生產線上有序移動……在廣州天河(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紅禾朗(興寧)電工有限公司車間內,呈現一派火熱的生產場景。
紅禾朗主要從事傳統牆壁開關插座及智能中控開關插座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於2022年10月開始試產。在興寧市工業園區投資新建廠區期間,公司在園區租賃標準廠房先行投產,如今員工人數已超500人。2023年,該公司產值達2.48億元。“當前我們正加快推進公司廠區建設完善,以及技術改造,項目全麵建成後,預計生產線達100條,年產值可達7億元以上,稅收可達3500萬元以上。”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如紅禾朗公司一樣,興寧市各重點項目建設目前都在紮實推進。今年興寧將持續推進28個年度計劃投資29.67億元的省市重點項目建設。”興寧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1月至4月,該市28個省市重點正式項目已完成投資5.48億元,其中有4個省重點正式項目完成投資2.45億元。
今年以來,興寧市不斷推動縣域經濟建設各個方麵取得新成效。通過堅持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該市推動招引更多成長性好、稅收大、就業多的“打糧食”項目。今年第一季度共完成8個招商引資項目,計劃投資總額32.65億元,完成實際投入2.1億元。“四上”企業培育方麵,興寧市在“四上”企業培育庫已有93家的基礎上,著力在擴增量、保存量、提質量、拓容量、聚能量上下功夫、求突破,第一季度新增“四上”企業2家。
該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興寧市將圍繞蘇區融灣、科技創新、重點產業、重點項目、招商引資等工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大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著眼增強縣城承載能力,以集聚集約發展為導向,抓好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和現代化產業體係構建,持續壯大縣域經濟。
提品質優功能 城鄉建設更有成效
“河堤兩旁的雜草清除後,視線好多了,終於可以放心地在河堤散步,看兩邊風景,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大坪鎮潭坑村村民楊先生說。
自入選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潭坑村加快環境提升步伐,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利用“之”字形一河兩岸地理優勢和百畝絲苗米基地,打造了羅崗河(潭坑段)1.5千米黨建長廊和農業主題公園、球形山公園,形成以潭坑為中心帶的綠美山水畫卷。如今站在潭坑村河堤上,視野廣闊,河晏清清,一幅寧靜自然的鄉村風景圖呈現在眼前。
而在同為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的永和鎮新寨村,在原來引進梅州市風衣穀生態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發展蔬菜種植,打造風衣穀農耕體驗園的基礎上,引導該公司流轉閑置的湖鄉小學,修繕利用打造為“興寧故裏”餐廳,提高農耕體驗園的承載能力。同時將原有的風衣穀升級打造成為網紅打卡點,並將原有的餐廳打造成為客家非遺體驗館。其在今年春節期間開業以來,受到許多遊客和市民的熱捧,讓這個曾經的網紅村再度“出圈”。
“首批典型鎮、典型村培育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成效明顯,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壯大,其中2個典型村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90萬元以上。各鎮村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特色不斷凸顯。”興寧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堅持早謀劃、早部署,目前正推動第二批典型鎮村培育工作,選定3個鎮和65個村為2024年擬培育典型鎮村名單,列出項目清單,緊緊圍繞農房風貌提升、美麗農村路建設、鎮村河道治理等重點目標精準發力,推動各項工作謀在前、幹在先、走在前。
惠民生保穩定 社會治理共建共享
今年4月底,興寧市人民醫院新院區正式落成啟用。作為廣東省重點項目、梅州市重點民生工程,其落成是興寧市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實際行動,是促進醫療資源擴容提質的具體舉措,對於推動興寧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新院區嚴格按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建設,建設用地198畝,總建築麵積21.3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600張,總投資14.55億元。醫院裝備了先進的醫療設備,學科設置齊全,是一座花園式、現代化醫院。新院區的建成啟用,將進一步促進興寧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有效解決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去年以來,興寧市持續強化社會治理,增加民生福祉,增強群眾獲得感。興寧市通過深入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鼓勵創業帶動就業,2023年城鎮新增就業4120人。各類教育提質增效,興寧2個教育集團上榜第三批廣東省優質基礎教育集團培育對象。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係建設,推行“信訪+駐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方式,高標準完成20個鎮(街)綜治中心的升級改造,深入推進“零投訴”機關、“無信訪”單位、“無信訪村(社區)”創建,打造324個“無信訪村(社區)”。
興寧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將進一步突出民生服務提質量,深入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同時深入實施“民生十大工程”,用心用情辦好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事業,並將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社會治理提效能,健全“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係,打造平安法治新高地,提高人民生活新品質,全力當好梅州“百千萬工程”主力軍,奮力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上跑出加速度、創造新業績,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貢獻興寧智慧和力量。(記者 陳思傑 特約記者 鍾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