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區西陽鎮清涼村茶田裏,茶農們嫻熟地采摘著春茶。(高訊 攝)
隨著氣溫逐漸上升,梅州各地茶園的春茶陸續吐露新芽,迎來了采摘黃金季。茶農、茶企搶抓時間,采製今年頭茬春茶,處處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走進梅江區西陽鎮清涼村茶山,放眼望去,滿眼青翠,一排排茶樹錯落有致,競相吐露新芽,散發出淡淡茶香。茶農們兩三人一組,雙手輕輕一撚,嫻熟地將翠綠的嫩芽采摘下來,茶園裏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由於清涼村常年雲霧繚繞、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良,為茶葉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村民多以種茶為生,每年采茶季,我們都會被聘請過來幫忙采茶,既不會太辛苦,又能補貼家用。”附近的村民何女士告訴記者,今年清涼山春茶從4月初開始采摘,一人一天能采摘30到40斤茶青。
在大埔縣桃源鎮海拔700多米的尖山腳下,積蓄了一整個冬天能量的茶園也“上新”了,數十名工人或摘茶、或曬茶,忙而有序。“我們的茶園坐落於尖山腳下,麵積上千畝,預計今年幹茶產量達2萬斤。”廣東飛馬峰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俊業介紹道,得益於智慧茶園建設,茶園不僅未受幹旱天氣影響,還增產了4000斤。
“采茶是個技術活,采的時候要用食指和拇指捏緊再折,千萬不能用指甲掐,要不然茶葉就變黑了。”在興寧市黃蜂窩茶山上,徑南鎮機關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開展“采茶助農促振興”主題黨日誌願活動,大家在茶農的指導下,認真學習采茶要領,隨後化身“茶農”,穿梭於茶樹間采摘新芽。
山間茶農采茶忙,山下茶廠茶芳香。在平遠縣熱柘鎮下黃地村八星茶業標準化製茶工藝廠房內,工人正在加工剛采摘回來的新鮮茶青,經過晾曬、殺青、揉撚、烤幹、炒製、色選等工序,一片片茶葉“走”下生產線走向市場。“我們建成標準化製茶工藝廠房,引進全套智能紅茶、綠茶生產設備,采用SC體係標準進行加工生產。”廣東八星客實業有限公司經理劉暢告訴記者,今年八星紅茶和八星綠茶入選了“平遠優品”,接下來將在茶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麵下足功夫,把更多好產品銷往大灣區。(記者 張瑩娜)